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首页
>
专题
>
甘肃
>
甘肃文化古迹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甘肃文化古迹景点
西晋壁画墓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而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明和民俗文化,那些镶嵌着花砖的沉默了1700多年的古代墓葬遗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已发掘面世的两座墓为汉代和西晋时期墓葬。墓葬主体是通过力学原理用青砖干垒而成,通过照墙施画,充分反应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它们的结构为双室,顶部为覆斗形,顶中央镶嵌有莲花砖,画像砖主要集中在高大的照墙上,一砖一画。主要内容有四神兽、李广射虎、生活世俗等七大类。这些画像砖以其丰富的内容客观反映了西晋时期人们的思想信仰、社会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比莫高窟壁画艺术早一个世纪,与莫高窟壁画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对于研究探讨莫高窟壁画艺术起源具有重大研究意义。西晋画像砖墓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
连城鲁土司衙门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鲁土司衙门是甘青边境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宫殿式古建筑群,坐落在大通河畔,由鲁土司衙门、妙因寺、土司花园三部分组成。鲁土司衙门是鲁土司办理公务及其眷属居住的处所,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衙门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一进数院,有建筑物226间,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物有大照壁、牌坊、六扇门、仪门、大堂、燕喜堂和祖先堂。在各院两旁配有排列整齐的廊房、厢房和配楼。东侧有两堂,书房及内宅,西侧有大仓院及大马号。鲁土司系蒙古族,信奉喇嘛教,是西北地区权势较大的一个集军事、司法、宗教于一体的地方特殊政权,有生杀大权,拥有土军千余人。连城鲁土司统治永登及周边地区长大560多年,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
详情》
白马塔
文化古迹
古建筑
白马塔始建于后秦,现塔为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3年-1844年)重建。据传是著名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为他的心爱坐骑白马而建。塔身共有九层,高十二米,用土坯堆砌而成,中有立柱,外涂以草泥、石灰。保留了古时候明朝时期喇嘛庙的风格,基层呈八角形;以砖包砌,每象面宽3米;第2―4层呈折角重叠形;第5层下有突出的乳钉,环绕一周,上为仰莲花瓣;第6层为覆钵形塔身;第7层为法相轮形;第8层为六角形的坡刹盘,每角挂风铎一只;第9层为连珠式塔尖。
详情》
金天观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金天观在兰州市七里河西津东路,肃庄王建于明建文一年(1400),占地54亩。在此之前,唐为云峰寺,宋为九阳观。因地处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属金,故名金天观。金天观1956年改为兰州工人文化宫,宫殿高大巍峨,同廊连贯,观内汉柏唐槐,古木参天。有四大建筑群:东有元坛祠、洗心道院;中有雷坛;西有英武祠;北面九阳山上有玉皇阁、老子殿;以北有花园,叠石为山,称山字园。
详情》
唐钟
古建筑
文化古迹
现在悬挂在张掖市镇远楼上,且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钟的外壁略呈黄色,黄中又带铁青色。钟高1.3米,纽高15厘米,孔径10厘米,唇高9厘米,口径1.15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形,口沿为六耳,口耳较直。重约600公斤。 钟身饰图案,分铸三层,每层又分六格,其中三格为物像图,三层共九图,图像间的格内以“”纹将图像隔开。上层三图为飞天,飞天头戴花冠,上身袒露,下着长裙,露脚,手持花束,轻盈飘逸,飞舞翱翔,颇有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唐飞天的风格。中层三图二格为雀,一格为玄武。朱雀曲长颈,伸长腿、翘长尾,展翅欲飞;玄武长嘴、长腿、展翅,作奔走状。下层三图,二格为白虎,一格为青龙,龙腾而虎跃。这口钟铸造为合金,是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它既能承受重击,又能产生宏亮的声音,钟声可传至全城。解放前张掖没有消防设施,城内发生火灾,就靠这口钟报警。此钟1963年公布为省级保护文物。
详情》
西晋墓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敦煌西晋墓,离敦煌城大约15公里路程,是夫妻合葬甲字墓,1983年被盗者发现并盗文物,继而才得以开掘。整个墓葬穴高度是17.5米,映入眼帘的是宽约一米二,渐递次窄长坡梯形通道约十多米长,通道的石基,是后来人用水泥糊过的。墙壁上的岩层,象莫高窟洞穴外的那些岩层一样,细小的卵石与粗粒的卵石,还有沙层,不同层次的重重叠叠,是自然条件下河床冲洗出来的岩层。
详情》
敦煌莫高窟
文化古迹
古建筑
世界遗产
石窟
莫高窟简介: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约735个,壁画约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约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莫高窟于敦煌市东南约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断崖上。坐西朝东,面向三危山。洞窟密布在南北长约2公里的崖面上,高约40米至50米,岩质为酒泉系砾石岩层,由积沙与卵石沉淀粘结而成,沙层疏松,不适于雕刻,故石窟中以泥塑彩绘为主。
详情》
嘉峪关(5A)
文化古迹
世界遗产
古建筑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嘉峪关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嘉峪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她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
详情》
马蹄寺(4A)
寺庙
文化古迹
石窟
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脚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记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马蹄寺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等七处建筑组成。 马蹄寺石窟在晚期凉州石窟遗迹中颇具代表性,属于我国早期石窟——凉州石窟模式范围内。景区环境修理,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篷,喝青稞酒,吃手抓羊肉,体验草原牧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详情》
张掖大佛寺(4A)
文化古迹
寺庙
雕像
张掖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大佛寺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环境优美。这里有全国罕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超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详情》
玉泉观(4A)
寺庙
文化古迹
玉泉观景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麓,南俯州城,北迤青山,占地面积十七万余平方米。玉泉观因有“玉泉”而得名,以“玉泉仙洞”荣列秦州八景。玉泉观创建于唐代早期,中晚唐时称“北山观”,宋代改称“天庆观”、“玉泉观”,毁于南宋末年,元代初期重修。历元、明、清三代三十余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拥有90余座建筑的庞大道教宫观。殿、台、亭、桥、楼、阁、洞、坊错落有序,依山就势分布在岗峦溪涧之上。观内殿宇巍峨,碑石林立,古木葱郁,林壑秀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玉泉观历来以宏大的古建筑著称陇上,为我省乃至西北地区最为著名的道教宫观建筑群落。
详情》
伏羲庙(4A)
古建筑
寺庙
文化古迹
太昊伏羲氏是在远古时期生活于古成纪(今天水)的一位杰出氏族部落首领,以他为代表的远古先民开创性的生产和生活,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他创八卦,奠定易学基础;造书契,创造文字雏形;结网罟,发展渔猎生产;制嫁娶,改变婚姻形态。他所做的这些基础性贡献,肇启了中华文明,历史上将其列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天水作为伏羲的出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其承载的伏羲文化内容更是异彩纷呈。卦台山作为伏羲画卦之地,其祭祀由来已久。明代成化年以后,在秦州专立伏羲庙。于是,伏羲祭祀中心从卦台山移至天水伏羲庙,祭祀由礼部特制标准祭文,地方官员负责祭祀,一年二度,礼乐齐备,规格非常高。
详情》
玉门关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世界遗产
沙漠
说起玉门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引发起人们对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玉门关顾名思义是和田玉进出的关卡,一开始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向中原运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玉门关入关。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详情》
锁阳城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遗址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瓜州县东南68公里处,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锁阳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锁阳城遗址始建于西晋,是西晋时期的晋昌郡治所,唐武德年间设瓜州,西夏时设立西平监军司,自西夏军队撤出后,城废至今。是公元7——13世纪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西端典型的交通保障性城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还是河西走廊上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展现了长距离交通条件下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与丝路沿线的商贸活动密切关联。锁阳城遗址是集古城址、佛寺遗址、古渠系和古垦区、墓葬群等多种遗迹为一体的文化遗产,这些类型丰富的遗址遗迹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很好地体现了在丝绸之路长距离的交通和交流过程中,锁阳城作为屯田绿洲典型保障性城镇为之提供的交通保障作用。
详情》
云崖寺(4A)
文化古迹
寺庙
森林公园
云崖寺集石窟艺术与天然美景于一身,史载与崆峒山、麦积山齐名,位于海拔1402-2875米的关山之上,山崖悬空,层恋叠嶂,洛水凝碧,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主峰分东、西、南、北四台,其峰秀拔,其壁如削。各有洞天,其中北台由笔架山、棋盘峰、神仙桌等五峰汇集而成,与云崖主峰合成一幅“五老观太极”的图画,意趣盎然。西峙罗汉崖,起伏多变,垒垒怪石似罗汉排坐。极目四望,被翠色掩映的奇峰秀岭如狮,如虎,如游龙,如鹤立,如兵士列阵,如高士对弈,维妙维肖,历代游人形象地称为狮子岭、金驼峰、屡牛望月、金龟饮水、行军峰、棋盘峰等。曾自北魏以来1600多年的历史中...
详情》
龙泉寺(4A)
寺庙
文化古迹
龙泉寺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城北一公里处,交通便捷,可直达西安、兰州、银川、宝鸡等大中型城市。景区面积2.47平方公里,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宗教活动于一体,特别是奇妙的龙吐彩虹奇观、神奇的千年龙柏、珍贵的齐家文化遗址、厚重的先周公刘农耕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别致的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及科考价值。龙泉寺凤翥山高三百多米,腹部水溢岩石,滴沥成泉,形成三百多米长的水系,有大小泉眼百余处,一曰浓露泉,有陇上神泉之美誉。泉水经化验含人体所需的四十二种微量元素,属富含锶和偏硅酸的优质矿泉水。泉水沏茶,亲醇可口,香味四溢;泉边品茗观景,仿佛置身世外,令人心旷神怡。近年来新建了龙泽湖、龙湖、龙柱、水榭长廊等景观,着力打造“山水龙泉、养生崇信”的旅游品牌。到此既可赏山悦水,又可龙湖荡舟,是你休闲度假、避暑养生的理想之地。
详情》
兰州猪驮山景区
寺庙
山川
文化古迹
自然风光
——猪驮山大佛。佛像高21.95米,意二十一世纪建造的至尊、立姿的——渗金佛祖。像立于3米多高的莲花座上,莲花共64瓣,寓包罗万象之意。下有3.6米的大理石基座。基座的四周都是浮雕,正面是“渗金佛祖”四个金字。后面是建设者、承建者、捐资者的简况。两边的四副诗配画的主题是:度猪驮砖证菩提,巧计修桥显佛力,葬尸收孤大慈悲,翻地压砂念阿弥。佛像耸立云天,慈目俯视人间。金顶佛光,宝相端严,给山川增色,与日月同辉。猪驮山位于兰州永登县苦水镇,苦水镇是因其境内有苦水而得名。猪驮山庙宇巍峨,山势峥嵘,风光秀美,树绿花红;鎏金大佛,耸立长空,佛光普照,佛理永恒。
详情》
文殊山石窟(4A)
文化古迹
寺庙
遗址
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年-433年)。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现存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中心柱上下分三层,下层为方形台基,上面两层每面凿圆拱龛,龛内塑一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造像躯体健壮古朴。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等。
详情》
武都朝阳洞风景区
文化古迹
寺庙
石窟
朝阳洞位于陇南武都区达角弓乡陈家坝境内,其所在之地仙人崖,是一座林木荫翳,奇石遍布,云雾绕绕,宛若仙境的山峰。朝阳洞坐西向东,每当朝阳初升,有阳光射入洞内,故名,又因传说明代,有一老禅“卧化”于洞中,成仙而去,称为“朝阳仙洞”。明成化十六年所刻的“明故大禅知端竹大士省告脱化碑记”记载:“盖大士乃陕西西安府咸阳县白良村人氏,苏敬次男。天顺七年正月内,本县石佛寺出家,受礼大恩师喇嘛金敦领占为师。成化元年四月内削发为僧。番数十五年云游阶州……时十六年正月十五人禅,三月十五出禅。本月二十五日早辞别众增登仙洞崖,日正良时无病脱化。
详情》
文殊寺
佛教
古建筑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遗址
文殊寺石窟群始建于东晋明帝太宁时期,经过魏、晋时期的建设修缮,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声名远扬。文殊寺院,藏语称“嘉木样贡巴”,汉语意即“文殊大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据传说和《安多政教史》载,文殊菩萨曾显灵于此,故名为“文殊寺”,很多中外佛教著作中都有记载。随着中外游客的逐年增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这个千年古刹又呈现出勃勃生机。文殊寺石窟群全境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是藏、汉传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活动处所,由文殊寺、百子楼、普化寺、千佛洞,万佛塔、五百罗汉堂、观音洞,等七部分组成,有魏、晋、隋、唐、(西夏)、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洞窟三十余个,保存有珍贵佛像500余身,壁画1200多平方米。
详情》
桥湾古城
古镇
文化古迹
位于安西县城东北85公里处的甘新公路右侧,是一座残破的清代古城。这里东连嘉峪关、南望祁连山、北通蒙古、西接新疆、是丝路上一的一大枢纽。桥湾城座落在疏勒河畔,疏勒河上原桥曰“天生桥”,车水马龙,行人不断,这里随河水自然弯曲而叫桥湾。 桥湾石城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为一军事据点。清同治元年(1862年)因回民暴动,城失民逃,城址逐废弃。现城址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残高5-8米,四角有角墩,城内有房屋建筑等遗迹。城南矗立着两棵古老的胡杨树,在塑风中摇曳。 今天,游人在墩敦至嘉峪关途中,可做短暂停留,参观古城遗址,并品尝安西瓜果,稍事休息。
详情》
武威文庙(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武威市文庙也叫圣庙、孔庙,别名凉州文庙,又称西北第一大孔庙。位于凉州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庞大,号称“西北学宫之冠”。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文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总面积1,5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
详情》
大云寺.王母宫(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泾川大云寺前身为隋大兴国寺。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在泾州敕建了大兴国寺及舍利塔、地宫,用石函供奉佛祖舍利。公元694年,唐代武则天敕令各州修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泾州大云寺,把原塔基下的14枚佛祖骨舍利用鎏金铜匣、金棺银椁、琉璃瓶盛装后重新放入地宫,并建塔供奉。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大云寺毁于洪水。泾川曾三次出土佛舍利,依次为1964年发现隋代大兴国寺、唐代大云寺供养佛祖舍利;1969年发现的北周宝宁寺供养佛舍利;2013年发现的宋代龙兴寺瘞埋诸佛舍利两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特别是1964年出土的五重套函及14粒佛祖舍利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现保存于省博物馆。
详情》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公园
古建筑
江河湖泊
展馆
地质景观
生活休闲
博物馆
农家度假
玩乐
瀑布
寺庙
森林公园
峡谷
生态园
古镇
遗址
植物园
度假村
地质公园
城市观光
溶洞
主题乐园
儿童乐园
水上玩乐
游乐场
温泉
宗教
动物园
主题公园
农家乐
海滨海岛
庄园
漂流
森林
园林
演出
水上乐园
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