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首页
>
专题
>
北京
>
北京文化古迹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北京文化古迹景点
八达岭长城(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世界遗产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八达岭长城驰名中外,誉满全球。它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不到长城非好汉”。迄今。八达岭已接待中外游人一亿三千万,先后有尼克松、里根、撒切尔、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希思等372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观光游览。这种情况,在世界风光名胜景点中,实属罕见。八达岭长城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味。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
详情》
颐和园(5A)
世界遗产
公园
园林
文化古迹
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1998年12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 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 ------“康乾盛世 ” 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之一,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
详情》
故宫(5A)
世界遗产
博物馆
古建筑
展馆
庙会
文化古迹
活动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现在指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整体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
详情》
恭王府(5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恭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大贪官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后因恭亲王奕訢居住而得名。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是我国保存非常完整的王府建筑群,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整体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在前(南部),花园在后(北部)。府邸府邸占地约3万平米,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个四合院组成,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每路各有三个院落。中路: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详情》
天坛公园(5A)
文化古迹
公园
古建筑
世界遗产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
详情》
圆明园(5A)
公园
园林
庙会
文化古迹
活动
遗址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详情》
明十三陵(5A)
世界遗产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胜境,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较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之一。由明成祖朱棣及其以后共计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建在这里。构成庄严有序的整体布局,故名“明十三陵”,2003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详情》
慕田峪长城(5A)
世界遗产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区境内,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的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慕田峪长城设有登城缆车、开发了中华梦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项目,形成了长城文化、石文化和体育健身娱乐的有机结合。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首脑都曾到慕田峪游览。长城构造有独特之处,慕田峪长城两侧均设垛口,正关台以东的大角楼,有长约1000米的支城,人称“秃尾巴边”。
详情》
什刹海(4A)
古建筑
城市观光
寺庙
文化古迹
江河湖泊
自然风光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它分为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历史上本地区曾建有王府、寺观、庵庙等多达30余座,现仍尚存十几处。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 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等。依托胡同和四合院,什刹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冰床围酌、大阅冰鞋等。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动仍然在什刹海地区大量存在。“胡同游”即活跃在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
详情》
定陵(4A)
世界遗产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为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两位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定陵地宫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图说》对这道外城成作过这样的描述:“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谓:“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檐牙玲珑嵌空,光莹如玉石。
详情》
居庸关长城(4A)
世界遗产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居庸关长城是万里长城上著名的军事古关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守土戍边的雄关险隘。这里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怡人。素有“关沟72景”的美称。早在金代便以“居庸叠翠”名列“燕京八景”之首,清乾隆皇帝曾亲笔手书“居庸叠翠”。 从金代经元、明、清七百余年,燕京八景第一胜景就是居庸叠翠。居庸关长城集雄、奇、险、峻于一身,东跨翠屏山,西跨金柜山,如鲲鹏展翅,全长4142米,古时就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清乾隆帝的这两句诗,道出了居庸关的雄伟险要。居庸关的南北券城呈半圆形,上有券城楼三间,为南北向歇山三重檐砖木结构。
详情》
烟袋斜街(3A)
古街
城市观光
文化古迹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
详情》
景山公园(4A)
文化古迹
公园
古建筑
园林
景山公园-雍容华贵牡丹花最佳观赏时间:清明节左右开放,4月下旬进入盛花期,5月中旬结束。看牡丹用不着去洛阳,咱大北京就有。景山公园牡丹涵盖了十大色系,九大花型,极具观赏性。景山公园的牡丹园是京城最大的牡丹观赏园之一,每年4月下旬,200个品种的2万株牡丹竞相怒放,蔚为壮观。北京景山公园是一座优美别致的皇家花园。这里早在金代就堆土成丘,元代辟为皇室禁苑名为青山,明永乐年间又将挖护城河的泥土及拆卸南移城垣的渣土堆积于此,叠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取名万岁山。清代顺治十二年(1655年)将此山改名为景山,并于乾隆年间(1749—175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先后建有寿皇殿、绮望楼、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辑芳亭、富览亭。
详情》
黄花城水长城(3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遗址
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距北京市区65公里,怀柔区中心西北35公里。是以奇而著称,以秀为特色,融山川、碧水、古长城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这里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她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茂盛苍翠,形成了一年四季内绚丽多姿的植物景观。九分山水一分田,青山碧水两相恋。至此既可欣赏秀丽的湖光山色,又可观长城的清灵俊秀,还有绿树红花相伴身旁。使人有远离城市喧器,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感觉。而这里的“三绝景”更是引人入胜,叹为观止。“一绝”建于明永乐年间(1404)的长城雄伟险峻气势磅礴,盘旋于山脊之上,环绕在灏明湖畔,景色秀美壮观。
详情》
世界文化遗产—长陵(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陵墓陵园
世界遗产
长陵位于北京西北约40多公里处的一个著名的陵墓区,在天寿山主峰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公元1360(庚子年)-1424年)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为明朝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北京明十三陵中是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最考究、原建筑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墓园。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北京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
详情》
香山公园(4A)
佛教
公园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森林公园
香山公园-粉嫩可爱山桃花观赏时间:4月10日至5月17日4月10日起,香山公园山花节启动,60余个品种、20余万株各色花卉含苞待放,是历届山花活动花卉品种最多的一次。北京比较常见的地栽花卉,在香山都可以看到。山花节期间,香山公园内设梦幻花海(知松园)、浪漫花开(佳日园)、花中漫步(梅谷)、香山花艺大赛展示区(翠微亭)等五大景区供游客参观。景区概述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占地188公顷,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景区内主峰香炉峰海拔575米。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距今已有近9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十年(1745年)曾大兴土木建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乾隆皇帝赐名静宜园。
详情》
水关长城(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遗址
水关长城位于北京市西北40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段长城是八达岭长城东段,因修建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京张铁路而截断。水关长城是明长城的遗址,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此段长城建于险谷口,自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型,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此种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水关长城地势险要,苍龙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穿行于悬崖峭壁之上,城堡相连,烽燧向望,双面箭垛,拒敌万千。水关长城东起“川字一号”,西至京张铁路,全长6.8公里,以奇、险、陡、坚著称。
详情》
地坛公园
文化古迹
公园
古建筑
世界遗产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占地面积37.3公顷。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1984年5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地坛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祗室、宰牲亭、斋官、神库等古建筑。近年来又增建了月季园、牡丹园等新的园林景点。每年都举办的春节文化庙会,以较高的文化品位,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一个昔日的禁区,皇家坛庙,今天已成为人们休息、游览、娱乐的园林文化旅游胜地。
详情》
八大处公园(4A)
公园
古建筑
寺庙
庙会
文化古迹
活动
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山风景区南麓,国家AAAA级景区,建国后首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历史悠久、盛名远播、风景宜人的山地佛教寺庙园林。八大处公园是由西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所环抱,三山形似座椅,八座古刹星罗棋布分布在三山之中,自然天成的“十二景观”更是闻名遐迩,古人即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又有云“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八大处公园因二处灵光寺供奉世间罕存的释迦牟尼灵牙舍利而驰名海内外,近年来灵光寺内先后修建的《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墙,500罗汉浮雕与佛牙舍利形成了佛法僧一体的圆满。
详情》
神路(5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
详情》
昭陵(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陵墓陵园
世界遗产
明昭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大峪山东麓,紧挨着定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规制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但与泰、康等陵宝城模式相比较,显得更加精致壮观。其神道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公里。近陵处建碑亭一座,亭后建并列单空石桥三座。陵宫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的形态,宝城前设两进院落,方城下的甬道,另有棱恩殿、配殿五间,棱恩门三间。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其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修建夯土墓冢,封土前用砖墙挡住,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现在我们前往昭陵,可以看到已经修复好的棱恩殿、棱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神库等。另外在其左右配殿分别设有“明昭陵帝后史料陈列”和“明代皇族墓葬史料陈列”,介绍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妃嫔的相关事迹和明代亲王、妃嫔的墓葬规制。
详情》
纪晓岚故居
文化古迹
古建筑
故居
雕像
纪晓岚故居是一所两进四合院,紧临晋阳饭庄。故宅中旧物有前院的藤萝,后院的海棠,均为纪晓岚亲手栽种。据说海棠树还记录了主人公的一段恋爱史!走进阅微草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陈列在展柜里的那杆长长的旱烟袋锅。人所共知,纪晓岚吸烟成癖,烟瘾奇大。他的旱烟袋锅是特别订做的,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编纂《四库全书》时,他从槐西老屋走到圆明园,只吸完一半,于是就落下了一个“纪大烟袋”的绰号。纪晓岚故居为清式砖木结构,基本上属于两进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其布局为坐北朝南,临街大门为硬山顶吉祥如意式门楼,位于整个住宅的东南角。与大门洞相连接的西侧南房为四间开门的“倒座”。
详情》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4A)
文化古迹
遗址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损坏,城墙破损严重,为保护文化遗产,再现古都风貌,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定彻底整治城墙遗址的周边环境,修复城墙,建设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详情》
京西古道(3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北京京西古道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占地1.5平方公里。景区前临永定河,后靠牛角岭,依山傍水,是京西古道北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特色景点包括京西古道水峪嘴段、京西古道博物馆、军事主题酒吧、民俗文化苑、铁匠铺、黄酒铺、永远免夫碑亭、牛角岭关城等几大景点。景区内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京西古道为背景,以沟壑山峦为载体,以餐饮文化为特色,是融餐饮与人文景观游览、娱乐健身、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型风景区。
详情》
千灵山
佛教
宗教
山川
文化古迹
石窟
自然风光
千灵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西北部群山之中,距京城约30公里,占地面积5.18平方公里。景区融合佛教文化、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于一体,拥有北京最大的石窟洞群之一,主峰——极乐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近郊最高的山峰之一,比香山鬼见愁还要高出100多米。千灵山景区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据现存碑刻和历史文献记载,早在隋朝时这里就有佛教传播,距今约有1500年的历史,民间还有“先有极乐峰,后有戒台寺”之说。由于千灵山景区属马鞍山山脉,重山叠嶂,奇峰怪石、植被繁茂、野生资源丰富。南麓(lù)地质构造为海洋沉积,山势陡峭、石灰岩裸露,由于亿万年来的雨水冲刷和侵蚀,形成了许多石灰岩溶洞。
详情》
潭柘寺(4A)
佛教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潭柘寺始建于1700多年前,历史非常悠久。曾经规模极大,传说明故宫便是仿造这里建造,北京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寺院受历代皇家重视,香火极旺。而且群山环抱、古树参天、建筑古老精美,风景非常不错。潭柘寺现在的面积不大,寺院区的长宽大约都在300米左右,分布着寺院的主要建筑和多棵参天古树,在此步行参观大约2小时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寺院后山的龙潭和寺外前方的上下两座塔林。全部走马观花参观下来大约3个小时左右,若要仔细了解观察或是摄影的话可能需要更久。欣赏古朴的塔林风光潭柘寺的正门位于南侧,在南侧寺外约300米处是上下两座塔林,这两座塔林常常被直接进寺参观的游客忽略,但塔林处风光也十分不错,不妨在进寺前参观一下。
详情》
陶然亭公园(4A)
公园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陶然亭公园是以“四大名亭”之一陶然亭为中心修建的园林式公园。公园的中心是青绿湖水,周围垂柳依依,环境优美。园内除了陶然亭外,还仿造全国各地的历史名亭修建了很多亭子,漫步公园便可以遍览全国名亭。陶然亭公园的面积不大,长宽大约都是1公里左右,公园在东西南北几个方向都有入口,进入后步行游玩即可。游玩大概需要2-3小时左右。公园内中心是一座环形的湖泊,中心为湖心岛。除了湖区和湖心岛外,周围的区域大致分为西南侧、东南侧、北侧三个部分。夏天乘坐游船,冬天在湖上滑冰环形湖泊由湖面上的三座桥分隔为东湖、西湖、南湖三部分,湖中心是一个湖心岛。
详情》
戒台寺(4A)
佛教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戒台寺(又称戒坛寺)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离区政府11公里,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夙以“戒坛、奇松、古洞”而著称于世。戒台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之一,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戒坛建于辽代咸雍五年,与福建泉州的开元寺、浙江杭州的昭庆寺的戒坛共称为“全国三大戒坛”而北京戒坛寺的戒坛规模又居三坐戒坛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坛之称。戒台寺的古树名木甚多,后山为石灰岩构造,亿万年来在雨水的侵蚀下,形成了许多天然溶洞,部分山洞曾经过人工修整,而建成石窟寺,是当年寺内部分高僧静修的地方,像这样密集的石窟寺岩洞群,在北京地区,这里是绝无仅有的一处。
详情》
钟鼓楼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初名"齐政楼",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又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重建宫室的同时,又重建了鼓楼。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鼓楼遭雷击被毁后重修。后又分别于清嘉庆五年、清光绪二十年、新中国成立后,对鼓楼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钟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又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奉旨再次重建,两年后竣工。重建时为了防止火灾,整个建筑采用砖石梁拱券式结构。钟楼南门正中矗立着"乾隆御制碑"详细记载了当时修建钟楼的情况。
详情》
金祖山风景区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遗址
陵墓陵园
房山金祖山风景区,位于房山区车厂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距市区48公里。云峰山又称九龙山,因其有九条山脊如九龙奔腾而得名。内有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金陵遗址和国内仅存的景教遗址元代十字寺等文物古迹,金祖山海拔1080米,山顶拥有背景极为少见的空中草原。另外,景区内的九龙煜泉及易游香舍是融合住宿、娱乐、垂钓为一体的度假村,餐饮所有食材全部从景区内原住民家中采购。
详情》
银山塔林(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遗址
银山塔林位于北京市北部,位于十三陵特区,距离北京市中心车程约为60公里左右,是一处爱好访古的游客们出游的好地方。景区原为著名的寺院法华禅寺所在地,后来寺院被毁,仅剩下寺内的古塔,其中以广场上的五座金代时期的古塔保存最为完整,塔身古朴壮观,来此参观感觉十分的古朴,历史韵味深厚。银山塔林景区面积不大,主要游玩区域就是五座古塔所在的广场处,这里可以为古塔摄影,古朴壮观的场面拍出的照片十分好看。塔林背靠银山,自古以来这座小山便有“银山铁壁”的说法,是指一到下雪时候山体洁白,而一侧的崖壁则陡峭的不会落雪。现在前来景区也可以爬小山游玩,观看陡峭的山壁,还有山间众多小的无名古塔,另外在山上拍摄五座古塔的俯瞰全景也十分不错。因维修古塔,景区从2014年8月开始暂不对外开放,具体开放时间请电话咨询景区。
详情》
云居寺(4A)
文化古迹
寺庙
佛教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特色的大宝库。以埋藏有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稀世瑰宝、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著称于世。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1997年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同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荣获“京郊环境建设示范景区”和“北京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被评为AAAA景区,同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双认证。
详情》
古崖居(3A)
文化古迹
遗址
峡谷
石窟
古崖居坐落在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西北部山区一条幽静的峡谷中,地处东门营村北,距延庆县城约20公里,原为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计有117个。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区内规模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的为中区西侧崖壁上的“官堂子”。残存部分可分为上下两层,至少有8个洞室。下层平面呈“凸”字型,面阔最宽处达11米,进深8米,高3.6米,大殿前部有廊,由2根粗大的岩柱撑起洞顶,后部凿成神龛,龛前2根粗岩柱撑住洞顶,后面8根岩柱撑起宫殿式祭台,台前部有摆放供桌的凹槽。
详情》
大觉寺
寺庙
文化古迹
西山大觉寺是一座千年古刹,辽金时即为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如今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大觉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保持了辽代契丹族尊日东向、崇拜太阳的习俗。寺院建筑雄伟古朴,布局严谨规整,除常规建筑外,还有清代皇帝的行宫,有雍正皇帝赐名的“四宜堂”(南玉兰院)和乾隆皇帝题名的“憩云轩”两座庭院建筑,可见其地位之高。大雄宝殿南北两侧塑的二十诸天立像,性格鲜明,生动传神,虽历经五百余年的风蚀剥落,但其高超的技法、细腻的画工,依然可以使人感受到佛家的庄严与皇家的气派。寺内古树名木众多,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尤其是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并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每年4月,大觉寺都举办大觉寺玉兰文化节,除观赏盛开的玉兰花外,还举办一些展览和文化活动。
详情》
冶仙塔(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4公里的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灯”。这是密云外八景之一,仙灯之光,似乎要长明万代,引起人们有所期待。想当年冶塔一定在夜晚之中显得特别明亮,晚居之人,所被夺走目光的一定就是它了。冶仙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密云外八景之一冶仙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详情》
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3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遗址
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地处具有“京师锁钥”之称的密云县古北口境内,距北京市区近10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古北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衍变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步入古北大地,公路穿山过,蟠龙山、卧虎山长城雄踞交通要道两侧,好一派神秘圣地。景区内文化古迹众多,故事传奇,不仅有明长城1860年的古御道,1025年的杨令公庙,金、泰和五年(1205)的三眼井,充满神奇传说色彩的七郎坟,1934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为纪念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牺牲的抗日将士而修建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古北口民俗展室等大小景观30余处。
详情》
圣莲山(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寺庙
地质公园
森林
道教
圣莲山 (圣米石塘莲花山)位于北京西南(距北京市区约90公里),房山区西北的群山峻岭之中,海拔930米,是道教的聚集之地。圣莲山山势陡峭,巍峨俊秀,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涧峰高崖陡,绝壁森森‘山上流云雾海,变化无穷‘丛林茂盛,古树参天,庙观亭阁掩映于浓荫崔盖之间,山间路径有秀的特色,舒展与骑缝古刹之间,而且还集中展示了雄、险、奥、绝、秀的特点,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誉。圣莲山峰恋杰出,翠微诸峰,拱揖相属。加之具有神秘色彩的圣水和圣米,优异的植被,被誉为“京都第一奇山”。观光索道莲花山索道上下高差298米,不仅是通往南、北庙和老爷庙的捷径,也是赏景的好地方。南庙南庙始建于1404年。南庙原本属于佛教,清顺治十年改为道教,游人可在游览过程中了解佛道合一的历程。北庙北庙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是一座比较完整的道教名观。它由主庙蟠桃宫和圣母宫、斗母宫组成,合称三宫。
详情》
灵水村(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遗址
农家乐
距北京市中心78公里,距109国道4公里。四周为群山环抱,海拔430米,村落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村属土地面积1508公顷。村现有村民200余户,700余人。姓氏以刘、谭两大姓为主,其次有王、田、杜、白、寇等姓为主,农业经济主产为杂粮,干果以核桃著名。灵水村的坐落位置用四句话来概括:东眺石人,西倚莲,四环古庙双桃环。站在村中可眺望抓鬏山的石人,西边依靠莲花山,村四周有寺庙环绕,南北有双桃山相拥)。灵水村处处显露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村中现有四合院162套,约1100间房。原貌保存度为80%。明代宅院共6个,22间房。清代宅院民居约120套,建筑规矩严整,其中有五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后院都带有花园和佛堂,整体建筑气势庞大,充分表现出封建士大夫风尚。
详情》
白塔寺
佛教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白塔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巨大的藏式白塔,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均为佛教的稀世之宝。其刹顶造型亦为中国目前所独有。白塔高51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三层方形的须弥座,面积为810平方米,塔身是覆钵式的,像僧人化缘的碗倒扣过来的样子,塔身有13个项圈,天盘直径近10米,高2米,天盘顶上亦为一个小喇嘛塔,这些都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独有的。大殿中心摆放了白塔模型,并展出了镇塔之宝。巍峨白塔寺白塔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巨大的藏式白塔,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均为佛教的稀世之宝。
详情》
圣泉山
佛教
宗教
寺庙
山川
文化古迹
自然风光
北京圣泉山旅游景区是天然的佛教圣地,也是怀柔一处佛教文化场所,有观音寺佛教文化苑、钟鼓楼、灵骨塔等禅修之所,核心景观为圣泉山观音寺,寺庙周围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众多人文遗迹中,目前还存在许多无从破解的神异的谜团。北京的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有一处人间福地、佛教胜境,这里山雄健、峰巍峨、树滴翠、水缠绵、寺沧桑、境悠然,这就是圣泉山旅游风景区——一颗绽放在京郊大地上璀璨绚丽的奇葩! 北京圣泉山旅游风景区据怀柔城区6公里,东临千年古刹红螺寺,西接慕田峪,占地总面积15平方公里,背靠燕山,宏阔壮美,前拥怀沙河,风光秀丽。
详情》
先农坛
世界遗产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先农坛是明、清皇家祭祀建筑的杰出范例,建筑布局基本完整的明代皇家建筑群,中国封建社会典章制度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据史书记载,先 农坛又名“山川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五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山川、神农等诸神的重要场所,亦是皇家最早在城 南设立的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北京先农坛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原称天地坛,明嘉靖时始称天坛)建筑群相对应。北京先农坛始建时建制沿用明初旧都南京礼仪规制,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界神灵共同组成一处坛庙建筑群。
详情》
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
文化古迹
公园
古建筑
遗址
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位于密云水库之西,距北京市区90余公里。其地处云蒙山东缘,山形韶秀天成,群峰特起,常隐于云雾之中,素有“北国黄山”之美誉。现存长城遗迹据传部分地段有属北齐时期者;而大部分为明初所修,属蓟镇边墙东中西三路之西路。景区内共有四座敌楼:第一座敌楼是三道边楼。站在楼顶,两边的景色都是一样的满目苍翠,只有密云水库那边依稀见到碧蓝的影子,登城望水,这也是云蒙山长城与其他雄关要塞关键的不同。第二座敌楼“将军楼”,在路上,可以看到“将军崖”、“金龟探头”、“椅子石”、“卧虎石”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第三座敌楼“四方楼”,在山谷中穿越歇身门、一线天,还会发现一处古采石场,正是这里提供了修城之石。经爬梯上“通天石”,是第四座敌楼“烽火台”,山风吹拂中眺望密云水库,景色非常壮观。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每年组织大型中秋赏月节、金秋栗子节、九九重阳登高节等各项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详情》
蟠龙山长城(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蟠龙山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古北口村境内,是古北口长城的一段。蟠龙山长城与西面的卧虎长城、水关长城、铁门关、瓮城共同构成了古北口长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蟠龙山长城全长5公里,蜿蜒于群山峻岭、深沟险壑之中,极目远眺,宛然依山盘旋着的巨龙。由于这段长城还没有进行过太多的修复,显得古朴苍凉,但也保持着完整的历史风貌。其中最为精华的便是将军楼和24眼楼。将军楼是蟠龙山长城的制高点,它共有22个门洞,保持着当初的模样,显得气势恢宏。这里是设置指挥机关的地方,战争中这里是敌我双方争夺最为激烈之地。二十四眼楼是蟠龙山长城东面最后一座敌楼,与将军楼遥相呼应。二十四眼楼共有三层,一、二层四周各有三个箭窗,顶层周围是垛口。它一共有24个瞭望口,在长城建筑史上并不多见,十分珍贵。站在这段古朴的长城上眺望远方,景色壮观辉煌,令人感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详情》
盛世南宫文化影视城
文化古迹
南宫是康熙谕旨于1713 年新建,由于该地水草丰盈,风景秀丽被康熙御题曰"芳甸怡春"、“景湛清华”。南宫是康熙游幸次数最多的京郊行宫,不幸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南苑时南红门行宫遭到焚毁,盛世南宫文化旅游景区(简称“盛世南宫”)就位于康熙南红门行宫的旧址,其内尚存一块石刻,即为南宫时期的遗物。
详情》
张坊古战道(3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张坊古战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为北宋真宗年间修建的古战道(地道)。战道从地面纵深4米,青砖结构,宽2米,高度为2-3米,青砖墁地,侧边设有流水槽、盛水缸,墙壁有台灯,顶部有通气孔。地道两侧设有宽约2米的藏兵室,室内有土炕。古战道在地下四通八达,迂回曲折,通古镇四门城楼,初步探测为1500米,现已发现和修复的400多米。宋、辽对峙时期,由于古战道能战能守的优良军事性能,曾使幽州一代的辽军专心固守而不能南下。 明代古战道的军事性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明洪武年间,元朝贵族溃逃到蒙古漠北,但不时南下犯境,古战道成为明军抗击蒙古的军事堡垒。
详情》
智化寺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佛教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成立于1992年,位于北京禄米仓胡同智化寺内,是文博信息交流的窗口。智化寺兴建于正统九年(1444年),是北京现存的一座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座集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佛教艺术为一体的禅林净土。古刹整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山门、钟楼、鼓楼、智化门、智化殿、藏殿、大智殿组成“伽蓝七堂”。中轴线上依次列有山门、智化门、智化殿、如来殿万佛阁、大悲堂等主体建筑。展馆内收藏了1500余件藏品,其中一幅大型壁画,长4.8米,高3.1米,画的是地藏菩萨说法相,是明代壁画的精品。藏殿内尚存“转轮藏”一具,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转轮藏。
详情》
万寿寺
公园
古建筑
园林
寺庙
文化古迹
北京万寿寺建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历经明朝万历皇帝;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光绪皇帝,尤其是清朝慈禧皇太后的历朝的数次大规模翻建,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有“京西小故宫”之誉。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极其宏丽。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占地三万余平方米。寺内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
详情》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冰川
展览馆
展馆
文化古迹
自然风光
遗址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坐落在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与八大处公园山脉相连,与法海寺、龙泉寺、承恩寺、田义墓等人文景观互为毗邻,永定河引水渠从门前经过。距北京城区20千米。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那时由于降雪量骤增,且远大于雪的溶化量,于是在山上海拔高度条件适合区域积雪成冰,当其厚度和重量为山体无法承受时,冰体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山势向下运动,即形成冰川。基岩冰溜面即是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痕迹的山岩。馆内展览介绍了第四纪冰川的基本知识、李四光先生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与发展、冰川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我国第四纪冰川分布及考察情况等。
详情》
石刻文物园(4A)
博物馆
展馆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田义墓又称慈祥庵、石香炉庵,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脚下,模式口大街80号,北距法海寺约1华里,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对外开放的明清宦官墓园。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田义墓由墓园展区、宦官文化陈列室和田野石刻展区三大部分组成。田义墓建于明代,墓主田义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太监,官阶正四品。墓园区内现有5座太监墓,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规制最高的,石刻最为精美的宦官墓。从田义墓的占地面积、石刻的大小和种类看均已越制,尤其是华表须弥座束腰八面浅浮雕,不仅证明了明代贵族官僚常常超过礼制的丧葬习俗,而且证明了宦官在明代的专权和跋扈。田义墓地宫多次被盗,于1998年5月被清理修缮,墓中剩存楠木板两块,墓志一盒。它是北京地区继明十三陵定陵、大葆台西汉墓之后第三座供游人参观的地下墓穴。墓园展区内的三座碑亭已于去年重新修缮完毕。
详情》
文丞相祠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文丞相祠是为纪念南宋著名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而建的。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奋力抗元被俘至元大都(北京)后,囚禁于兵马司土牢近4年时间,于1283年就义于柴市。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按察司副使建祠堂。明永乐六年(1408年)正式列入祭典。明宣德、万历、清嘉庆、道光,以至民国期间均有修葺。祠堂坐北朝南,由大门、过厅、堂屋三部分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过厅内为文天祥生平展,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院内尚有一株古枣树,枝干向南倾斜,传说为文天祥手植。1979年,文丞相祠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
历代帝王庙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是明清两代崇祀三皇五帝、历代各民族杰出帝王和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其规模和作用在全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为罕见。庙内共供奉历代帝王167位、功臣79位。主殿景德崇圣殿,以伏羲、炎帝、黄帝等三皇五帝神位居中,其余历代帝王神位分列左右,气氛庄严肃穆。东配殿、西配殿辟有“历代帝王庙历史沿革展览”、“历代帝王庙主要祭祀人物展览”,可以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历代帝王庙及其祭祀制度的创建、发展和完善过程。帝王庙还举办“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览”,以“百姓一家,根在华夏”为主体,展陈由三皇五帝衍生出来的100个主要姓氏的源流播迁、历代先贤和主要胜迹,通过姓氏文化的相关知识,加深观众对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三皇五帝的理解。
详情》
团城演武厅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团城演武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麓,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北京仅存的城池、殿宇、亭台、碉楼、教场混为一体的武备建筑群。乾隆皇帝曾在此检阅八旗军队,也是健锐云梯营的演武之地。团城演武厅是世界上最小的城池,包含演武厅、东西朝房、南北城楼、碑亭、放马黄城、大型演武场等建筑。整个城池就像一个环形的城堡,东西直径50米左右、南北40米,以西山作为天然屏障,城外有护城河,过汉白玉桥才能进城。南北城门上分别挂着“威宣壁垒”和“志喻金汤”的门额,南门城楼已辟为临时展厅;北门城楼内有一座巨大的卧碑,上面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题刻了乾隆皇帝御撰的《御制实胜寺后记》。东西朝房里是有关演武厅历史沿革及健锐营创立始末的展厅,可以看到郎世宁为乾隆皇帝画的肖像,一些服饰和兵器。而厅南的演武场现在已成为一个果园。
详情》
古观象台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也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它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现存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明末清初时期,它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观象台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其巨型天文铜制古仪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其代表了中国古代冶金铸造和机械工艺的最高境界。除了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它们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详情》
北京慈善寺
古建筑
寺庙
文化古迹
慈善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天泰山,有24处殿堂,100多间房舍,是道释合一的古寺庙,为旧日京城百姓进香求子求福、许愿还愿的地方。因其环境秀美、幽静,爱国将领冯玉祥曾三次隐居慈善寺。慈善寺主要包括正院、东跨院两大部分。正院殿堂三进;前有韦驮殿,二进正殿大悲坛,三进后殿藏经阁。韦驮殿很有趣。在别的寺院,韦驮殿一般供奉弥勒佛、四大金刚。可在这里就不同了,这里是关羽、韦驮共处一殿,弥勒佛则请到寺外,另建一座弥勒佛殿。大悲坛是昔日供奉千手千眼佛的地方。藏经阁又称魔王殿,它是慈善寺最吸引人的地方,每年3月18开殿一次。大殿五间二层。一层塑有魔王坐像,高1.9米,身穿黄袍,面向东南;二层是过去僧人藏经之所。
详情》
文天祥祠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遗址
文天祥祠又叫文丞相祠,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明洪武九年改建为祠堂,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祠堂由大门、前殿、后殿三部分组成。进入院内,院子正当中是一块石碑,上面雕着文天祥的朝服相和遗言;东壁上刻着文天祥的《正气歌》,为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所写。前殿内是文天祥史料展览,正中为文丞相半身像,两侧墙上挂着文天祥的生平、作品、图像资料、评价等,从中可以看到文天祥壮烈的一生。再后是正殿,这里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正中是文天祥像,两侧是历代石刻等珍贵文物。院内种了一棵枣树,相传为文天祥手植。这棵枣树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尽管枝干虬曲,但却都自然倾斜向南,与地面成约45度角,体现了主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精神。
详情》
北京东岳庙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博物馆
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的北侧。目前,该庙已建立起了北京民俗博物馆,如今,于2008年5月3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及支持下,北京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开放。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占地约71亩,有房屋近400间,绝大多数为清代所建。在布局上,分为正院、东院和西院三个部分。主要建筑都集中在正院的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琉璃牌坊、山门(已拆除)、棂星门、瞻岱门、岱宗宝殿、育德殿和后罩楼等,形成了六进院落。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北京的民俗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详情》
大钟寺(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曾是清代京城内的著名寺庙,现在已被开发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古钟博物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钟、鎏金铜钟、弘治道钟等珍贵文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大钟寺的大门位于南侧,寺内面积不大,纵深约200米左右,宽约80米左右。展厅都分布在原古寺内的各个殿堂里,原天王殿现在即为古钟博物馆的序厅,经过序厅后便是各个具体展厅,共有十个,来此一一参观即可,一般游玩时间约为2-3小时左右。大钟寺的南侧部分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个区域,东路的展厅为“阅古钟林”,展示了古钟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里面不乏有历史上著名的多口大钟,可以好好参观一下。
详情》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寺庙
文化古迹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清真法源寺在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清康熙初年重修。正门外有影壁1座。正门1间,横额上书“开天古教”。正门两旁各开1门。二门为一座重檐建筑,二门外北为洗浴室,南为客房。二门内有讲堂、大殿(顶部起一小亭)、窑殿、邦克楼。现为德外清真寺。
详情》
五塔寺
文化古迹
展馆
寺庙
博物馆
五塔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五塔寺村,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原五塔寺内的核心建筑。五塔寺在清朝末年被毁后,只剩下寺中的金刚座宝塔,解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政府部门在原五塔寺的遗址上筹建了一座以陈列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专题的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是在金刚宝座塔的东、北、西三面共设了九个陈列区,共展出500余块石刻文物,展出的文物中除了有石碑、墓志、石刻和石雕外,奇特的是还有一个专门陈列耶稣会士碑的陈列区,可谓与众不同。正中的这座宝塔又名金刚宝座塔是我国现存6座金刚宝座塔中时代最早、造型最美的一座...
详情》
西黄寺博物馆
寺庙
文化古迹
西黄寺位于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中段,与东黄寺并称黄寺或双黄寺。西黄寺均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非凡。寺内依中轴线南北而列有山门殿、大殿、牌坊、东西配殿。碑亭及藏式罩楼等三进院落,呈长方形。正殿五间,绿琉璃筒瓦,歇山顶,五踩斗拱,石塔建在3米多高的石基上。石基平面呈"亚"字行。前后均有汉白玉质仿木结构四柱三楼,庑殿式石牌坊一座,台基四角各有塔幢一座,中间为主塔。主塔高15米,为藏传佛教“白塔”。西黄寺现已不对外开放,只有喇嘛进进出出,游客只能在外部参观。
详情》
中山公园(4A)
文化古迹
公园
古建筑
北京中山公园以明清皇帝用来祭祀的“社稷坛”为中心,除了参观历史建筑,了解古代祭祀文化,园内还有不少绿植花卉。每年春天,月季、郁金香等鲜花盛放,秋季还有金黄的银杏叶,是市内悠闲漫步、摄影观光的好去处。游玩概览中山公园面积不大,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三百米左右,进入后一一步行游览即可。中山公园主要是参观园内的历史建筑和绿植花卉等景观,一般游玩1-2小时即可。社稷坛社稷坛在整个中山公园的中心地带,也是公园的核心景点。社稷坛原为明清时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要前来的祭坛,坛上用来自全国各地的五色泥土装饰,这种五色的布置在古建筑中十分特别,可以好好参观一下。
详情》
卢沟桥(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卢沟桥全长266.5米,走完不过10分钟时间,却跨越了800多年的历史。桥上雕刻精美的石狮子让马可波罗赞不绝口,你也可以来这里细细品味。1937年7月7日,29军将士在这里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桥上的弹痕至今依稀可寻。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你也可以来这里数一数。明清时期,“卢沟晓月”是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如果你是中秋节前后来游玩,可以关注景区每年举办的赏月活动,夜色下的卢沟桥别有一番风味。卢沟桥的东端就是宛平城,城内的雕塑园、石鼓园等景点也可以一并游玩。
详情》
琉璃厂古玩字画一条街(3A)
文化古迹
人文艺术馆
露天
琉璃厂古玩字画一条街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和平门南侧,是北京著名的古文化街。整条街道古色古香,又售卖古玩字画、笔墨纸砚、书籍等古典文化用品,文化氛围浓厚。无论是观景拍照还是逛街购物都是不错的去处。琉璃厂古玩字画一条街在明代以前曾是为宫廷建筑烧制琉璃瓦的琉璃厂所在地,这也是街名的由来。由清朝初期开始,这里成了官员、赴京赶考学子的住宿之地,所以街上也开始有众多售卖书籍、文房四宝等文化用品的店铺,渐渐成为了北京著名的文化一条街。如今的琉璃厂古玩字画一条街大约长近1公里,街道两侧的房屋都是古式的灰砖瓦房子,装饰也都很中式,非常有古典气息,在街上逛逛拍拍照片就很不错。
详情》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文化古迹
山川
寺庙
纪念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五塔寺村24号,是第一座陈列北京地区石刻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是以原五塔寺塔为中心建设的,筹建于1982年,在1987年正式成立。馆舍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该馆是修建在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所建的真觉寺遗址之上。真觉寺俗称五塔寺,是明代永乐皇帝因得到一位印度佛教徒贡献的五尊金佛及金刚宝座塔图样而敕令所建。金刚宝座塔依图样修建,塔身嵌满精雕细琢的石刻,内容非常丰富,共有五方佛坐像1561尊,还有菩萨、天王、罗汉等人物形象和五方佛的坐骑,狮子、孔雀、金翅鸟、象、马等动物造型。清末寺内大部分建筑毁于大火,仅存金刚宝座,以后人们便只称这里为五塔寺。馆内以金刚宝座为中心,在其东、北、西三面按石刻内容分类,设8个陈列区,成为"众星拜月"的陈列形式。
详情》
鱼子山抗日纪念馆(3A)
展馆
文化古迹
纪念馆
遗址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京东大峡谷景区旁。原是鱼子山军械修理所遗址。纪念馆陈列面积400平方米,内容以冀东地区抗日战争史实为背景,以平谷及周边地区人民抗日战争史实为线索,展出革命文物近百件,珍贵历史照片200多幅。馆内还展示当年抗战边区领导焦若愚同志的题词,还有原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曾为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捐献过抗战时期的衬衣、围巾和照片等9件珍贵历史文物。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呈扇形结构,进馆便可看到四面皆题词的呈长方形柱状的纪念碑。纪念馆分五部分,运用历史照片、文字说明和实物等多种方式,将那段历史呈现于世人眼前。每一部分均配有战争形势图,精确详尽地分析了当时的战况。虽然该地为国防教育基地,但参观者并非以青少年为主,而是不分性别年龄,来自各个阶层。另外,此地还成为不少积极分子们入党宣誓之地。
详情》
郭守敬纪念馆
故居
文化古迹
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德胜门西大街,什刹海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内。汇通祠建于元朝,郭守敬曾长期在此主持全国水系的水利建设设计。1986年重修汇通祠时将其辟为郭守敬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共有“生平大事”、“元代积水潭”、“大都治水”、“测天制历”四个展厅,向游人展示了我国元代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郭守敬的生平功绩。游人至此,既可漫步于曲折小径之上,尽享园林美景,又可睹物思人,追念这位古代伟大的科学家。
详情》
曹雪芹纪念馆
故居
文化古迹
曹雪芹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北京植物园内。纪念馆是一组低矮院墙环绕的长方形院落,前后两排共18间房舍,仿清代建筑。前排展室陈列有清代旗人的生活环境、曹雪芹在西山生活创作环境的模型、200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及有关文章、书籍。后排6间展室内容为曹雪芹的生平家世、《红楼梦》的影响两部分。陈列的展品中有再现曹雪芹时代民风民俗的八仙桌、躺柜墩箱、青花瓷器,以及《红楼梦》中提到的一些民俗器物,如满族萨满教的全套祭器、银锁、手炉、拂尘等。此外,纪念馆还另辟专室展出对曹雪芹研究的成果及各种版本的《红楼梦》。
详情》
沈家本故居
故居
文化古迹
沈家本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沈家本入京后到1913年逝世一直住在这里,其许多著作都在这里完成。沈家本是清末知名的法学家,主持制定了《大清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典,是中国法律史上亘古未有的革命。他的书稿《沈寄簃先生遗书》是现代研究我国古代法律的必读文献。沈家本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南北长56米,东西长29米,为三进四层院落。其主要建筑建在西部南北中线上,院内前排的小楼就是当年沈家本修建的藏书楼“枕碧楼”,这里曾收藏了5万余卷书籍,现在小楼依稀见到当年的模样。沈家本故居现在以成为居民院落,里面居住着很多人家,可以进入院内参观外观。
详情》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4A)
文化古迹
公园
遗址
世界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境内,因1929年12月2日在此发掘出第一颗生存于5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人头盖骨”,将人类历史向前推展了50万年而闻名于世。以后在这里又陆续发掘出生活于10万年前的“新洞人”和生存于1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活动。
详情》
梅兰芳纪念馆
文化古迹
故居
纪念馆
纪念馆于1986年10月建立,是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一进大门,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大影壁,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先生的汉白玉半身塑像。院内种有两棵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寓有“事事平安”之意。梅兰芳先生1961年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小庭院内,度过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纪念馆成立后,收藏有梅兰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1962年捐献给国家的大量珍贵文物、文献资料。梅兰芳纪念馆现有两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状陈列。外院展览室,以大量珍贵图片扼要的介绍梅兰芳一生的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另两展室用作专题展览,不定期更换内容。
详情》
李大钊故居
故居
文化古迹
李大钊故居是一个三合院,其中的北房东间是卧室,中间为餐室,西间为子女读书处,西厢房3间是书房和会客厅。李大钊早年去日留学。1916年回国后,6月迁居北京,1927年4月28日就义。在京居住10年,共迁居五处。1920年始租西单驸马后宅35号,直到1923年春,也是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现为新文化街文华胡同24号,院内有三棵海棠树。
详情》
老舍纪念馆
文化古迹
故居
2019年5月20日—2019年9月30日,闭馆修缮。在这里,老舍先生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6年,期间写下了建国后的全部作品。如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等24部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老舍故居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大门坐西朝东。一进二门有一块很少见的五彩影壁,春节前后影壁上贴上“抬头见喜”和倒置的“福”字,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老舍夫人的卧室兼画室。西耳房是老舍自己选的卧室兼书房。故居也是老舍先生作品的陈列室,可以看到《四世同堂》在国内外的各种版本、1936年《骆驼祥子》的手写稿,还能看到北京市人民政府1950颁发给老舍先生的“人民艺术家”的奖状。
详情》
皇城根遗址公园
文化古迹
遗址
皇城根遗址公园坐落在紫禁城与王府井步行街之间,是历史上明、清皇城根东墙的位置。从元代起,北京城由紫禁城、皇城、外城三个部分组成,最里面的是紫禁城,即现在的故宫,最外面的是外城,即现在的二环路一线,中间为皇城。皇城遗址经发掘后就地建起露天“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公园中部有一个老北京四合院为主题的园林景点,并利用地势落差设计了10处叠泉。公园中的6件雕塑和3组浮雕向人们展示古都北京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脉络。公园绿化面积到达90%,玉兰、银杏、油松、白皮松、大国槐、元宝枫等各类乔木一千八百多株,同时栽种丁香、腊梅、月季、太平花、花石榴、女贞、黄杨等各类灌木三万多株。每至周末或闲暇时间,缓步园内,不但可以体会到老北京独特的人文气息,还能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愉悦心情。
详情》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3A)
文化古迹
遗址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距北京市区60公里。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1979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目前纪念馆占地近47700平方米,现分为三个参观区,即展馆参观区、地道参观区、抗战民居参观区。焦庄户村在战争年代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1987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先后扩建道路、修复地道、新建展馆、恢复抗战民居等。纪念馆内现在供游客参观的地道为830米,为更好的展示当年的战争历史场景,再现地道原貌,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恢复了30米原始地道,并采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真实反映历史。
详情》
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文化古迹
博物馆
遗址
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位于东城区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第一街地下三层。1996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学者岳升阳在王府井施工工地发现黑色碳迹、动物碎骨及人工打造石片,1996年12月31日,考古队对2000余平米的遗址进行了8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出土文化遗物2000余件,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址,展示中国首都北京悠久的人类文化。
详情》
三庙一塔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通州“三庙一塔”景区在通州旧城北部区域大成街北侧(原为北京花丝镶嵌厂址),占地约12000平方米。“三庙一塔”分别指的是: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及燃灯佛舍利塔。儒、佛、道三教在这里互为紧邻而又相互独立,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与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这三座独立存在的庙宇,近距离成“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围墙之侧,而在佑胜教寺西侧耸立着燃灯佛舍利塔,因而形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今人概括简称之为“三教庙”。和谐共存了400余年的“三教庙”中各供其教的祖师爷,文庙祀孔子、佛寺奉释迦牟尼的老师燃灯佛、道观供老子。
详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文化古迹
雕像
雕塑园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雕塑群区、中心广场、宛平城墙、绿林等主要景区。园内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有以《国歌》这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历史悠久的宛平城墙等主要景区。园中还种植了雪松、合欢、珍珠梅等十八种乔灌木和名贵草坪,林草相映成趣。
详情》
十三陵总神道(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现除桥涵建筑已残坏外,其他墓仪设施保存较好。1989年至1995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神道先后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保护性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 神路是长陵的附属建筑,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始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起点是石牌坊,中经大红门,神功圣德碑,石象生,龙凤门,过五孔桥,七孔桥,直达长陵陵门之下,其它各陵的神道则从这条神道分出,因而又称总神道。神道是进入陵区的甬道,在明十三陵的南端。
详情》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公园
古建筑
江河湖泊
展馆
地质景观
生活休闲
博物馆
农家度假
玩乐
瀑布
寺庙
森林公园
峡谷
生态园
古镇
遗址
植物园
度假村
地质公园
城市观光
溶洞
主题乐园
儿童乐园
水上玩乐
游乐场
温泉
宗教
动物园
主题公园
农家乐
海滨海岛
庄园
漂流
森林
园林
演出
水上乐园
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