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首页
>
专题
>
江苏
>
江苏古建筑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江苏古建筑景点
虎丘(5A)
古建筑
山川
文化古迹
自然风光
虎丘是AAAAA级景区及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36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位于虎丘西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木丰富,形成了宜人的绿岛小气候,成为鸟类争相栖息的乐园,每至秋日,有万千苍鹭绕塔盘旋,蔚为壮观,成为一绝。虎丘东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
详情》
夫子庙(5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江河湖泊
古镇
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在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内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在此建文宣王庙。南宋初毁于兵火,绍兴年间重建,为建康府学,同时建科举考场——贡院。府学内有明德堂,堂额原为南宋末午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书,清时山曾国藩改为篆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是国子监,后改应天府学。清时为江宁、上元二县的县学。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夫子庙利用秦淮河水为泮池,南岸有照壁,筑堤环抱。有聚星亭、思乐亭、棂星、大成、人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崇圣祠、垒星阁等建筑。六朝时期以迄明清,夫广庙一带均是繁华的地方。
详情》
南京阅江楼(4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遗址
阅江楼景区总面积31公顷,其中水面占1/3,陆地占2/3,绿化覆盖率达85%。景区有阅江楼、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古城墙、地藏寺、五色土、静海寺等30余处历史遗迹,是一个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阅江楼内以明文化为主题,分“统一、开放、发展”三大主体;分别展示了明朝16位皇帝造像、明朝版图等。景区内还有瓷画《郑和下西洋全图》、《江南四大名楼》双面绣、《阅江楼记》汉白玉雕刻、阅江楼鼎、狮岭阅江浮雕等5个“全国之最大”,立意新颖,工艺精湛,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阅江楼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
详情》
盘门(4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占地24.86公顷。近年来,盘门景区修复古城墙,整治瑞光塔院,重建四瑞堂、伍相祠、放生池,还营造一池三山、种树植草,精工修造丽景楼、双亭廊桥、水濂洞等诸景点,是苏州旧城改造与保护项目,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盘门由水陆两重城门、瓮城、城楼和两侧城垣组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留完好的水陆曲尺并列双城门。吴门桥是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古石拱桥之一。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清代重修成单孔石拱桥。拾级而上,但见桥下水网交织,舟船往来,城楼巍峨,古塔生辉,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放生池平面呈太极图形,日月二岛由八卦仁寿亭相连,分别由延寿桥、日月桥和陆地相接。寓意延年益寿、和月济阳。
详情》
雨花台(4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雨花台由3个山岗组成,顶部为平台。整个景区分为烈士陵园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块,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南京市民休闲娱乐之所。烈士陵园区从北门或南门进入雨花台便是烈士陵园区,这里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的殉难处,遇难人数多达10万。广场上有忠魂亭、纪念碑、烈士雕塑等建筑。你会看到纪念碑下的长明灯,寓意烈士的死重于泰山。参观烈士纪念馆,可以看到从大革命至南京解放的各种史料文物。古迹名胜区来到古迹名胜区,可以看看著名的“江南第二泉”(即雨花泉),它有两个泉眼,水出地面1米,诗人陆游曾以雨花泉水沏茶,如今这里还有一家百年老店“二泉茶社”,有兴致不妨在此品品茶。
详情》
朝天宫(4A)
博物馆
古建筑
寺庙
展馆
文化古迹
朝天宫位于南京城水西门内冶城山,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之一,现为南京市博物馆。南朝时曾为总明观太学所在地,明朝时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也是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官员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原来的朝天宫毁于太平天国战乱期间。现存朝天宫古建筑群为战乱以后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间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从原来的道教建筑变成了儒家的文庙和江宁府学(原来的江宁府学旧址则改为武庙,民国时期改为考试院,在今日鸡鸣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带)。 南京朝天宫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加上江宁府学现存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
详情》
南京高淳老街(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街
高淳老街是南京著名旅游胜地,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的商业中心,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为省级文保单位,因位于高淳区淳溪镇,故而又称淳溪老街。高淳老街地处高淳县城淳溪镇,街南即为风景如画的固城湖,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浓厚、建筑别致、民风淳朴。高淳老街始建于宋代,傍官溪河而建,东西向,面宽4米左右,两边用青灰石纵向铺设,中间用胭脂色枞阳石横向排列,整齐美观,色调和谐。现有约500余米保存较为完整。店堂建筑风格明显具有徽派特色。店面多数为楼宇双层砖木结构,也有高门堂牌坊式,悬挂各式匾额,风姿古朴,造型别致。中外专家称之为“东方古建艺术的瑰宝”。
详情》
淮安府署(4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淮安府署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一直沿用至清末,至今已有640余年历史。淮安府署在明朝时管辖区域为赣榆、海州(今连云港)、邳州、沭阳、宿迁、睢宁、桃源(今泗阳)、清河、安东(今涟水)、盐城、山阳(今淮安区)等九县两州,是江苏辖区面积最大的府署。淮安府署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占地五万余平米,署内原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淮安府署正堂高10米,面积500余平方,气势宏大,威严壮观,为全国衙署正堂之最。清咸丰十年(1860年)正堂毁于大火,署理淮安府事的陶金冶于当年修复,至今在淮安府署正堂中脊梁上还可见到陶金冶修复正堂时留下的墨宝。
详情》
水绘园(4A)
公园
古建筑
园林
庙会
文化古迹
活动
水绘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徽派园林的孤本代表,是我国众多的名园之中,一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是江海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绘者,会也。”园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既秀且雅;而其以园言志,以园为忆、并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等于一园的特色,又足以说明它原来是一座饶有书卷气的“文人园”。江南才子冒辟疆与秦淮佳丽董小婉栖隐过,因此颇为出名。在我国众多的名园之中,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那就是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冒辟疆与秦淮佳丽董小宛栖隐过的如皋水绘园。水绘园是江海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园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既秀且雅;
详情》
甘家大院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展馆
博物馆
故居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文化以及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甘熙宅”又名“甘家大院”“甘熙故居,馆址地处南京市中山南路旁的南捕厅15号、17号、19号和大板巷42号、46号,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现存古建筑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全国大中城市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住宅之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从1992年建馆起,就立足于南京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展示民间民俗文化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应有的作用。
详情》
中华门瓮城景区
古建筑
文化古迹
中华门,始称聚宝门,形似陶瓮,又称瓮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为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将一些城门名称进行更改,“聚宝门”更名为“中华门”,现城门匾额上“中华门”三字为蒋介石亲笔所书。中华门修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至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66——1386年),在南唐都城正南门基础上扩建而成。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由三道瓮城,四道券门贯通。各券门均有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遇有敌兵攻入,城门内“千斤闸”迅速降落,切断退路,伏兵四处,分别歼灭,恰如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第一道城门分为三层,最上层原建有木结构三重檐歇山式镝楼,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镝楼倒塌,江宁县筹款重修,形制缩小。
详情》
南山(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自东晋起,南山之美,逐渐为世人所知,首先佛教扎根南山,建鹤林寺、竹林寺、招隐寺,而后又有梁代昭明太子,广邀天下贤才,在招隐寺增华阁,编纂出中国文学史上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文豪苏东坡在鹤林寺内广植竹林,品味”不可居无竹”的超脱境界,留下了“苏式竹院”遗志;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于鹤林寺孕育出千古名篇《爱莲说》。镇江南山南郊名胜在南郊诸山,首推招隐山。满山苍松翠柏、参天拔地。春夏之际,但闻鸟鸣千啭,蝉吟不穷,清泉淙淙,一片清凉世界;晚秋时分,红叶经霜,灿然若火,浓荫藏寺,五色纷披,更是一幅图画。清人鲍之钟诗曰:"灿烂霜机能浅深红,楼台如在万花丛。
详情》
东关街历史街区(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街
【张玉良纪念馆】张玉良(1895—1977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张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1929年,张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曾为张大千雕塑头像,又作王济远像等。张女士是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街南书屋】街南书屋位于东关街309号,为清雍正、乾隆年间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二人住宅园林遗址,因其在东关街南。
详情》
项王故里(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活动
项王故里景区位于宿迁市区,为国家4A级景区,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占地面积65公顷,是一座集文化、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特例,他以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一直被后人所怀念、称颂、敬仰,他就是被誉为“盖世英雄”,更被尊为“英雄盖世”的项羽。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在历次战斗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他,力敌万夫、胆气过人,鏖战巨鹿、激战彭城,他的出现,为中国历史掀起了一场别样的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作为项羽出生地的项王故里,以全国最磅礴浩大的西楚建筑群、最逼真震撼的经典战例实景、最精彩荟萃的名家楹联诗碑、最贴近史实的西楚生活场景,构筑成了“一人、一家、一社会”的西楚古城。
详情》
云台阁
宗教
文化古迹
道教
古建筑
云台阁位于西津渡景区,坐落云台山北峰,阁体是秉承宋、元古建风格的仿古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斗拱檐铃,体制雄伟,是我市古建筑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建筑之一,现已成为西津渡的核心景区之一。关于云台阁名字的来历,因为云台山曾经是道教名胜之地,有南云台之誉,云台阁也所指是道观名称。还有据传云台阁是汉代汉宫中高台名。汉光武帝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又有传说是汉明帝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邓禹等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云台阁是由全国著名古建筑专家、东南大学教授杜顺宝领衔设计。阁体建筑总面积1800平方米,是由亭、堂、阁组合成的一组整体轮廓跌宕多变的建筑群。
详情》
梅李聚沙园(4A)
公园
古建筑
园林
文化古迹
景区位于梅李中心镇区东侧,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因始建于南宋的《聚沙百福宝塔》而得名,现聚沙塔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亭台水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百花吐艳,是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主要景点有:屏山听泉、聚沙塔影、古木清风、莲峰谈艺、孝廉梅李,以及名家碑刻回廊、名胜古迹展厅、常熟人民抗日武装纪念碑等,景区内设置评弹书场、茶座、儿童游乐园等配套休闲场所,集文化娱乐、休闲游览多功能于一体。为充分挖掘千年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景区品质,提高集镇品位,梅李镇历届党委政府投巨资先后多次对聚沙园进行扩建改造,使公园面积从58000平方米扩大到64000平方米,绿化率达80%,漫步园间,繁花似锦,轻乐相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详情》
文游台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文游台在高邮市区东北、泰山庙(又名东岳庙)后的东山上。据方志记载,始建于北宋,经多次重修,大部分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建。因宋代苏轼路过高邮时,曾和孙觉、王巩、秦观等文人在此饮酒论文而得名。后又将其诗文刻石嵌于壁上。此台筑于山顶,山南坡有3个平台和石阶。顶上是一座面问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板瓦顶的二层楼厅。下有一座面阔进深各5间、单檐歇山板瓦顶的殿堂。上二层平台的前侧为花坛,下二层平台上为绿化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是筑在东山顶端的高台建筑,登高四望,自然景观尽收眼底。文游台四壁有名家书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详情》
音乐台(5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音乐台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的中山陵园风景区内,建于1932年,整个平面为半圆形,圆中心是舞台,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以汇集音浪,前方的半圆形草坪,为观众座席。音乐台会不时举办森林音乐会,如果遇上的话,不要错过了。
详情》
盂城驿(4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盂城驿在高邮市区南门大街馆驿巷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但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盂城驿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市南门外。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取宋代高邮籍词人秦少游“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诗句而名之。驿原规模宏大,除驿站本身的牌楼、照壁、鼓楼、厅房、库房、廊房、马房等外,临里运河堤有迎饯宾客的皇华厅,驿内有秦邮公馆,驿北有驿丞宅等房屋。由于历经战火、水灾等破坏,现尚有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在国内像这样大规模的古驿实属少见,对研究我国古代邮政史、交通史、水利史具有科学、艺术、历史和文物价值.高邮市的文物、规划部门已经对该驿进行规划保护,并举办“古盂城驿”史料展览!
详情》
香雪海(3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植物园
香雪海是康熙乾隆赏梅的地方,以赏梅历史悠久、梅文化底蕴深厚而列为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康熙三次、乾隆六次在此赏梅并留下御碑和诗篇。邓尉香雪海位于光福古镇邓尉山一带,这里自古为江南赏梅佳处,是与武汉东园、南京梅花山、杭州超山并称的四大赏梅胜地之一,“有邓尉梅花 甲天下,望中无地不栽梅”之称。每当二月,梅花吐蕊,势若雪海,满山盈谷,香气醉人,“香雪海”三字声名远扬。光福种梅历史可追溯到秦末汉初,两千多年来,邓尉梅花甲天下,以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著称于世。历史上,光福曾有寺观34座,散布在崇山峻岭之中,现存有司徒庙、铜观音寺、圣恩寺、永慧寺等。
详情》
卢氏盐商住宅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明清时期,政府把盐业垄断管理机构盐运使司衙署设在扬州,使扬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拥有盐业垄断地位的盐商和盐文化也就成了扬州的一大特色。富甲天下的盐商们聚集在扬州,大肆购屋买房,建造园林,卢氏盐商住宅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卢氏盐商始建于清光绪20年,是扬州现存规模最大的盐商住宅建筑,也是反映扬州盐文化的重要遗迹。住宅构筑考究、豪华气派,原前后共有九进建筑,200多处房间。园中的门楼、住宅楼、意园、藏书楼等,为保存完好的原有建筑。旧馆后有装修考究的藏书楼一座,保存得相当完好。藏书楼西侧有一架在扬州罕见的百余年古紫藤。临街朝南的大门气派而考究。
详情》
陈家大院
文化古迹
农家度假
古建筑
庄园
吉祥古镇,如意皂河。在这座充满着吉祥如意的皂河古镇里有一个院子,名为陈家大院。陈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迄今已有210多年的历史,它是宿迁市罕见的大型古民居建筑群。相传,该庄园本是骆马湖一马姓人家居住,人称马老爷庄园。因马老爷长年在京城做官,庄园长期闲置,后转卖给在皂河经商的山东武城县陈庄商人陈永茂,“陈家大院”因此得名。2009年,市文广新局批准了陈家大院的修缮方案,修复后的陈家大院与古镇皂河的龙王庙行宫、财神庙、合善堂等景点结合,成为一处文化旅游景区。皂河古镇内遍布大量文物古迹、遗址、遗存及传说,记录了皂河镇丰富的文化底蕴。2010年,陈家大院凭借深厚的运河文化和漕运文化内涵,入选首批“江苏省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计划。2011年,市政府把陈家大院维修保护工程作为保护运河遗产廊道的重大举措和政府2011年度重点工程项目。
详情》
龙王庙行宫
古建筑
寺庙
文化古迹
龙王庙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古镇皂河。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亩,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故又俗称为"乾隆行宫"。198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OO一年六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群位于古老的大运河畔,北临骆马湖,南接古黄河,东连马陵山,又与省级森林公园连成一线。其地理位置傍湖连水,交通方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300多年来,龙王庙行宫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不断地研究、探讨。同时,她又以其独特的宫式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人们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
详情》
宿迁合善堂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水乡
皂河镇坐落于市湖滨新城,北临骆马湖,南接黄河故道,是一座具有近400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水乡古镇”。全镇总面积26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皂河”原是发源于山东郯城墨河的支流,南入京杭大运河,因水底土色发黑而得名。 清康熙十九年,总督靳辅开旧皂河口,皂河地域因此成为大运河南北漕运要道,商贾行船不绝,逐渐成为宿迁西北部经济贸易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镇内遍布大量文物古迹、遗址、遗存及传说,如乾隆行宫、陈家大院、合善堂、奶奶庙等明清建筑,记录了皂河镇丰富的文化底蕴。 该建筑群座落于宿迁市宿豫区皂河镇境内,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前后两进院落,正堂进深五间,面阔三间,两旁设耳房,前庭院有山门及东西房,东西配殿为硬山清水脊,置有跪兽、龙吻,占地约3000平方米。
详情》
南京王谢古居
古建筑
文化古迹
乌衣巷在南京市东南面,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东晋初,大臣王导住在这里,后来便成为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一九九七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广泛收集了一些有关历史资料、文物,目的在于让海内外游客在观赏之余,了解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为代表的王、谢两大家族和古都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历史概况,缅想当年许多杰出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中所创造出的业绩和成就,从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的爱国情志。
详情》
甘熙宅第
文化古迹
古建筑
甘熙宅第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保存完整的私人民宅。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建筑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统一的等级规定。甘熙宅第现已开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
古寿圣寺
佛教
古建筑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古寿圣寺始建于宋朝,距今七百多年的历史,时为泰州佛教界“十四大丛林之一”。寺院坐落在素有水乡泽国之称的千年古镇溱潼,时为东台十四大丛林之一,溱潼九大寺院之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寺院之藏经楼又名水云楼,临湖而居,凭栏极目,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水凫嬉戏。其时文人墨客云集,吟诗诵词,人文气息浓厚。古寿圣寺东南还有高81米的药师佛塔,台基伸入溱湖中,佛塔佛像分三面耸立於莲花坐上,分别为药师如来的法身、报身和应身,佛像全部用铜打造,面部浇筑黄金。这座塔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非常宏伟。
详情》
河下古镇(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河下有五大特色: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山阳医学的发源地),美食重镇(淮扬菜的发源地)。建议有关部门景点应向这五方面发展建立。1. 文化重镇:河下已建成吴承恩故居和猴王世家陈列馆,还计划建状元楼。笔者建议应在河下筹建一个“河下进士陈列馆”,如果该馆能建成,在全国还是首家。
详情》
南禅寺(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南禅寺位于无锡古运河,虽然不大,但香火旺盛。在寺庙礼佛完毕后,你可以到附近逛街吃美食,这里的夜景也值得一看。每当夜幕降临,南禅寺和古运河边的老宅子亮起了灯,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运河里,漂亮的夜景吸引了不少长枪短炮。
详情》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城市观光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位于无锡市中心南端,占地约52公顷,是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无锡著名历史文化保护区。景区由两条"丫"型千年古河和两条沿河古街交汇而成,荟萃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国活态运河博物馆”。其中著名的是有"古运河绝版精华地"美誉的"江南水弄堂"。沿岸的桨声、灯影、古桥、民居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画廓"。古运河景区沿途分布着明清时期的古窑、古宅、古桥、古街、古巷、古庙、古寺、古塔和古码头等。横贯于无锡市的古运河以吴桥经西水墩、南门至清名桥这长约6公里的河段具有江南水乡风情。“桨声、灯影、古桥、民居”构成了一幅最纯粹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图”,沿岸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里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绝无仅有的历史文化景观长廓。
详情》
石头城公园(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遗址
石头城公园位于清凉山西坡,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此建金陵邑,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孙权迁都于今南京,第二年在金陵邑原址上建石头城,这是南京“六朝古都”建都的开始,也是南京别名石头城的由来。当时长江从城下流过,地势险要,唐代以后长江西迁,如今石头城西侧是外秦淮河,城墙也是明代重修的了,沿着河畔道路走走,微风拂柳,斑驳的城墙诉说着历史长河中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失为怀古佳处。公园东北角靠近虎踞路的是主入口,南边的清凉门入口在清凉门大街上,西北门则离地铁站和公交车站非常远。由主入口进入公园向西行,是南京国防园,里面有男孩子喜欢的飞机坦克和大炮。
详情》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文化古迹
古建筑
甘熙是晚清南京的著名文人,其故居俗称“九十九间半”,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甘熙故居的建筑特点基本反映了南京清中、晚期及民国初年南京的民居特色,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甘熙故居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这些意识反映在建筑上致使大宅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大致统一的等级规定。现故居一部分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展示了南京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和传统习俗等。展馆布展运用了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强调互动参与性,参观者在这里不仅能够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优雅精致,也能体验南京民俗文化深厚的底蕴,同时还能够近距离观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彩表演。
详情》
夫子庙大成殿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宗教
活动
巍峨辉煌的大成殿作为夫子庙的核心景区,因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集大成的贡献而得名,布局为前庙后学宫。门前古狮雄踞,门左右辟角门。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边进出。进入门内,映入眼帘是一座汉白玉卧碑,正面是古代名书法家题的“南京夫子庙”,北面镌刻详细记载了重建夫子庙的经过。进入中心庙院,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坍墀,坍墀正中竖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吨。甬通两旁每尊高1.8米的孔子弟子中八位贤人汉白玉塑像分班侍立。庙院被两庑碑廊环抱,墙壁上镶有30块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的墨宝真迹碑刻,碑廊里陈列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南京特产雨花石精品展览,色彩缤纷,玲珑剔透。
详情》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公园
古建筑
江河湖泊
展馆
地质景观
生活休闲
博物馆
农家度假
玩乐
瀑布
寺庙
森林公园
峡谷
生态园
古镇
遗址
植物园
度假村
地质公园
城市观光
溶洞
主题乐园
儿童乐园
水上玩乐
游乐场
温泉
宗教
动物园
主题公园
农家乐
海滨海岛
庄园
漂流
森林
园林
演出
水上乐园
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