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山西 > 山西古镇景区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山西古镇景点

全国景区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5A)世界遗产古镇文化古迹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之一,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详情》
全国景区
雁门关
雁门关(5A)文化古迹古建筑古镇
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最为悠久,经历战事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雁门关景区是以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历史遗存、遗址为主要景观资源的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旅游区,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形质的历史建筑遗存,形成了景区苍凉、凝重、雄浑、大气的边关特色旅游风情,展现了这座历史名关的历史作用和兴衰历程,以讲述着3000多年来它所见证的沧桑变迁和风云际会。详情》
全国景区
青龙古镇
青龙古镇古镇文化古迹
三晋首邑、古道遗风,青龙古镇!自古山西就是中原屏障,太原是山西要地,青龙古镇是太原北寨门户,咽喉要道,《史记》、《山西通志》、清康熙《阳曲县志》、清雍正三十一年《重修龙王庙碑记》,均有记载“离城(太原)五十里许,曰青龙镇”。青龙古镇,原名青蒿嘴,“以其地产青蒿”而得名,于春秋时期初创,明清初具规模,康乾之后达到辉煌,是一处集军事重镇、商贸集镇、农耕老镇、民俗名镇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古镇。古镇位于太原城北十八公里、阳曲县城南四公里处,坐落在太原通往大同、内蒙古的交通要道左侧,随着明清之际晋商的崛起和鼎盛,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详情》
全国景区
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文化古迹古镇生活休闲
榆次老城 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榆次,春秋时期称为涂水、魏榆,战国时期改称榆次,隶属太原郡。是游览晋商文化走廊的起点之一。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同时,晋中古朴的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赋予老城灵气与生机,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乔家大院》、《走西口》等影视剧均在此拍摄。详情》
全国景区
后沟古村落
后沟古村落文化古迹古建筑古镇
榆次后沟古村位于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相邻,全村有75户人家、280多口人,是榆次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村中精巧别致的古戏台、观音堂、菩萨殿,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充分反映了传统的“神权”和“族权”。2003年1月,榆次后沟古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2004年3月,榆次投资8000万元对后沟古村进行修复,工程按照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再次呈现了千年古村的田园风光,使它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处原汁原味的、较为完整的古村风貌建筑。详情》
全国景区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4A)古建筑古镇文化古迹
大唐文兴柳宗元遗族世居——柳氏民居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山西省沁水县西文兴村,占地4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四年,柳宗元遗族耕读发家,始造河东柳氏府邸一进十三院,占地三万多平米,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古民居建筑工艺高超,风格独特,实为中华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绝品。柳氏民居从其建筑艺术、工艺质量、建造技术来看,水平之高,布局结构之考究,文化底蕴之深厚,在我国古代民居中实属罕见。除了建设和装饰外,柳氏民居还存有历代名人书画碑达四十余通。其中令人称绝的有两通唐代“画圣”吴道子图刻的《圣贤十哲图碑》、一代山水画宗师荆浩的画碑,堪称国宝。详情》
全国景区
大阳古镇
大阳古镇古镇文化古迹
大阳古镇古称阳阿,历时两千六百多年绵延不断,历史上秦皇置县、汉主封国、西燕设郡;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出了丰富的礼乐文化、宫廷文化、仕官文化、工商业文化和军事、红色文化。明清时期,勤劳智慧的大阳人将煤和铁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手工钢针远销海外,被誉为”煤铁之乡“、“九州针都”。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文化之璀璨,尚居之繁丽,大阳古镇居三晋大地古城镇之首,被誉为“三晋一镇”。大阳古镇城镇结构的形成受到中国早期自然崇拜“灵龟”理念的影响,同时其结构布局受《易经》文化影响呈“雷天大壮”卦象,其现存的城池楼阁、古街古巷、官居商宅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脉络,被誉为“秦汉以来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2008年,大阳古镇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11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6年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详情》
全国景区
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古镇文化古迹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的西湾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碛(音qi)口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临县城南48公里处,南临孟门古镇,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详情》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山川公园古建筑江河湖泊展馆地质景观生活休闲博物馆农家度假玩乐瀑布寺庙森林公园峡谷生态园古镇遗址植物园度假村地质公园城市观光溶洞主题乐园儿童乐园水上玩乐游乐场温泉宗教动物园主题公园农家乐海滨海岛庄园漂流森林园林演出水上乐园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