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陕西 > 陕西寺庙景区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陕西寺庙景点

全国景区
钟山石窟
钟山石窟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寺庙地质景观雕像
钟山石窟又名“普济院”、“普济寺”、“石宫寺”、“万佛岩”。始建于宋代,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文物。整个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东接清风明月戏楼,南临秀延河水,西眺安定故城,为中国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景区内包括钟山石窟、萧寺宫、石窟寺砖塔、惠善大和尚浮图塔、松岩大禅师浮图塔五部分。石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始建于宋朝1067年),洞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万尊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浮雕佛像错落有致,做工精细。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被称为“全世界罕见的石窟”、“第二个敦煌”,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详情》
全国景区
南五台
南五台自然风光山川寺庙
南五台位于终南山岭,这里群山起伏,自古为佛教名山与皇家避暑之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文珠、现身、灵应、观音五峰,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作为佛教圣地之一,南五台上寺院众多,到明清时期已有大小寺院40多座。这些大小不一的寺院,分布在各个台上,布局有序,建造精巧,引人入胜。但是如今山上的多数寺庙都已毁损无存,现存有观音寺、五佛殿、圆光寺、西林寺、圣寿寺等。在南五台众多的寺院之中,历史最久、面积最大的就是圣寿寺了。圣寿寺位于南五台西北半山坡上,距五台乡台沟口村西南一公里,因坐落于塔寺沟内,又叫塔尔寺。详情》
全国景区
二郎庙
二郎庙文化古迹古建筑寺庙
二郎庙位于丹凤县城以西15公里的棣花镇贾塬村,这里也是文化名人贾平凹的故乡。这里有二郎庙和关帝庙两处古迹。二郎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郎庙修建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距今已有790多年的历史。相传金国侵略南宋到龙驹寨后,遇到这里的南宋将士奋力抵抗,久战不分胜负,当朝宰相秦桧力主求和,便割商给金,金国为了立标志界,按照喇嘛寺的造型,融合汉人建筑艺术,建成棣花街二郎庙。二郎为金、汉建筑工艺之合壁,由于金代历史短暂,遗存下来的文物古迹很少,全国只有三座具有金代建筑风格的庙宇,其它两座在山西省,所以就更加珍贵。二郎庙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庙顶为歇山转角式,顶部有五脊四坡,用五彩琉璃瓦覆面,廊檐斗拱呈矛头型,代表了金人好战的性格。详情》
全国景区
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文化古迹公园寺庙地质公园石窟
慈善寺石窟位于宝鸡麟游县城西南约3公里处,距西安160公里,南距宝鸡110公里。慈禅寺石窟始开凿于隋文帝时期,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续凿,并对过去的庙堂继续扩修,它是隋唐皇帝后妃及大臣在麟游避暑时礼佛的宫廷寺院。慈禅寺石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善寺石窟寺是隋、唐时期皇帝来九成宫避暑礼佛而建的皇家寺院,其地山环水绕,林木葱郁。慈善寺第一窟主佛即为隋代开凿镌造。隋代存在时间短促,所遗佛教文物较少,像慈善寺第一窟主佛这样高大完整保存到今天的隋皇宫石窟造像,极其珍贵。唐代除继续利用慈善寺进行佛事活动外,又在九成宫周围新建一些寺院。详情》
全国景区
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慈恩寺(大雁塔)(5A)世界遗产寺庙文化古迹
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详情》
全国景区
法门寺
法门寺(5A)佛教宗教寺庙文化古迹
法门寺,一座中国富传奇色彩的寺院,久负盛名的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关中塔庙之祖。两千年来,由于供奉的佛骨舍利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它在中国佛教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的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荟萃中国佛教、亚洲佛教和世界佛教的文化精华,体现佛文化的优秀精神和普世价值,成为集世界僧众朝拜、文化交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景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详情》
全国景区
塔云山
塔云山(4A)寺庙山川文化古迹自然风光
塔云山景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柴坪镇,山形似宝塔,直耸云端,素有“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之美誉。金顶观音殿,建于塔云山万仞绝顶之上,三面悬于万丈深渊,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置身金顶,流云绕膝,松涛阵阵,香风扑面,犹在天堂。登塔云观奇景,绝妙处在金顶。金顶就是观音殿。这座不足6平方米的小庙,建筑十分险厄。它居于塔云山顶,三面悬于万丈深渊,是用4根石柱插入石缝,用石条铺垫立基,庙顶用黄铜铸尖。黄铜顶经阳光照耀,闪烁出万道金光,故有金顶之说。这座观音庙有4根翘角飞檐,每根翘檐各挂21斤重的铜铃一颗。详情》
全国景区
汉江燕翔洞生态旅游景区
汉江燕翔洞生态旅游景区(4A)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寺庙地质景观古镇溶洞古街
汉江燕翔洞生态旅游景区位于石泉境内,占地80平方公里,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景区依托汉江,将汉江三峡、熨斗古镇、富水河、燕翔洞天、灵雀山及肖家古寨、狮岭风光、长岭峡谷等十几个风光旖逦、生态完美的主题景区,近150个景点珠玉相缀巧妙搭配,凸显出秦巴腹地、汉江两岸特有的原生态美,并与悠久的汉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融山、水、岸、洞自然景观及古镇、寺院、宗祠、戏园等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自然景区。燕翔洞在石泉东南的熨斗镇,燕翔洞位于富水河上游河岸的陡峭悬崖下,是一个寒武系古生石灰岩溶洞群,生成距今已有数亿年的历史。据考证,燕翔溶洞实际长度应在10公里左右,是西北乃至国内保护最为完好,洞内景观最丰富,体量最大的溶洞群落。详情》
全国景区
仓颉庙
仓颉庙(3A)寺庙文化古迹
仓颉庙位于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而建。仓颉庙北屏黄龙山,南临洛河水,创建年代不详,但根据《仓颉庙碑》记载,此庙在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已颇具规模,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仓颉庙坐北向南,四周土墙环围,高垣厚墙,格局完整。整组建筑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别为照壁、山门、前殿、报厅、中殿、寝殿、墓冢。在主体建筑的两侧又分布着东、西戏楼、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共计70间房屋。庙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所建,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庙内保存着古碑18通,其中的《仓颉庙碑》、《仓圣鸟迹书碑》、《广武将军碑》、《时大宋苍公碑》等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实物。详情》
全国景区
五丈塬诸葛亮庙
五丈塬诸葛亮庙寺庙文化古迹
诸葛亮庙始建于唐代,庙宇坐南朝北,耸峙原头,雄伟壮观,进入金碧辉煌的山门,依次是高大的献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兽,千姿百态,墙壁彩绘,绚丽夺目。献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刻,由40块二尺见方的青石连缀而成,表文语出肺腑,文笔出众;笔法奔放苍劲,流利酣畅;镌技高超,形同真迹,人称“三绝”碑。后院是柏林竹园,草坪花坛,四季如春,清爽洁净,诸葛亮衣冠冢幽居柏林之中,精巧美观的落星亭耸立于后院的中央,碑廊环揽后院,文臣武将廊分居两侧,曲径通幽,环境优雅。详情》
全国景区
消灾寺景区
消灾寺景区古建筑寺庙文化古迹石窟
消灾寺,始建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地处古城凤州,距凤县县城10公里。北依豆积山,南临嘉陵江,消灾寺景区儒释道三教聚一山,是消灾祈福之灵地。古刹消灾寺镶嵌绝壁之上,历经千年沧桑,悬崖石窟道教上仙“通玄先生”张果老曾隐居修炼于此,更因唐玄宗避祸安史之乱在此祈福消灾得以灵验而声名远播。景区内古柏挺拔苍翠,飞瀑如虹,绿荫掩映的“十二圆觉菩萨”庄严肃穆,流传千年的“铁棋仙迹”、“萧寺晨钟”、“猴石传说”、“将军石”、民间传承千载的“上九会”远离世俗尘扰,让人遐想连篇。东有灵山大佛,西有赐福观音。占地100余亩的赐福广场音乐喷泉升降旋转赐福观音、二十四大悲手等佛教人文景观气势恢弘、蔚为壮观;江南水乡仿古一条街、空中巴士消灾寺直升机场、寻梦桃源南岐湖水上游乐中心和凤州古城共同缔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宗教人文景区,嘉陵江、安河、南岐湖三水汇一区,构成了一幅和谐繁荣的盛世画卷。详情》
全国景区
山阳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山阳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4A)自然风光山川寺庙森林公园宗教道教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境内。以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在2013年2月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占地面积10山有七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浑然成趣,游人至此,如临仙境。天竺山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坡,属鹘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为华里西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板岩—王阎是一条复活的断裂带。由于板块抬升,断裂带南侧形成了几乎与鹘岭主脊平行的、呈东西走向的支梁。详情》
全国景区
留坝县张良庙
留坝县张良庙(3A)古建筑寺庙故居文化古迹遗址
张良庙,是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汉中市留坝县城西北约17公里处,这里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相传“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称“张良庙”。相传张良庙始建于东汉末年,现存古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张良庙就位于316国道边,穿过国道,就能看到一个青砖牌楼。张良庙古建筑群依山而建。张良殿,是目前建筑群中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建筑,殿内有张良镀金塑像。大殿的两侧有南北花园,游客从北园的西南方向沿着小路可以到达山顶的授书楼,山上还有道教第三洞天。详情》
全国景区
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3A)寺庙文化古迹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初,距今1600余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唐时代,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曾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大兴善寺既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家寺院,也是一处旅游观光胜地。在繁华而喧闹的古都西安,大兴善寺古柏森森,遮天蔽日,给人以无限的幽雅与肃穆。目前现存都是明代建筑,至今保留着唐代转轮藏经殿遗址,高出地平面1米,略呈方形。大兴善寺现存寺院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内供弥勒菩萨;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十八罗汉以及地藏菩萨青铜塑像一尊,为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空海大师同志会赠;详情》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山川公园古建筑江河湖泊展馆地质景观生活休闲博物馆农家度假玩乐瀑布寺庙森林公园峡谷生态园古镇遗址植物园度假村地质公园城市观光溶洞主题乐园儿童乐园水上玩乐游乐场温泉宗教动物园主题公园农家乐海滨海岛庄园漂流森林园林演出水上乐园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