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首页
>
专题
>
北京
>
北京5A级古建筑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北京5A级古建筑景点
八达岭长城(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世界遗产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八达岭长城驰名中外,誉满全球。它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不到长城非好汉”。迄今。八达岭已接待中外游人一亿三千万,先后有尼克松、里根、撒切尔、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希思等372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观光游览。这种情况,在世界风光名胜景点中,实属罕见。八达岭长城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味。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
详情》
故宫(5A)
世界遗产
博物馆
古建筑
展馆
庙会
文化古迹
活动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现在指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整体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
详情》
恭王府(5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恭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大贪官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后因恭亲王奕訢居住而得名。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是我国保存非常完整的王府建筑群,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整体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在前(南部),花园在后(北部)。府邸府邸占地约3万平米,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个四合院组成,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每路各有三个院落。中路: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详情》
天坛公园(5A)
文化古迹
公园
古建筑
世界遗产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
详情》
慕田峪长城(5A)
世界遗产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区境内,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的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慕田峪长城设有登城缆车、开发了中华梦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项目,形成了长城文化、石文化和体育健身娱乐的有机结合。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首脑都曾到慕田峪游览。长城构造有独特之处,慕田峪长城两侧均设垛口,正关台以东的大角楼,有长约1000米的支城,人称“秃尾巴边”。
详情》
世界文化遗产—长陵(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陵墓陵园
世界遗产
长陵位于北京西北约40多公里处的一个著名的陵墓区,在天寿山主峰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公元1360(庚子年)-1424年)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为明朝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北京明十三陵中是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最考究、原建筑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墓园。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北京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
详情》
神路(5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
详情》
昭陵(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陵墓陵园
世界遗产
明昭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大峪山东麓,紧挨着定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规制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但与泰、康等陵宝城模式相比较,显得更加精致壮观。其神道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公里。近陵处建碑亭一座,亭后建并列单空石桥三座。陵宫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的形态,宝城前设两进院落,方城下的甬道,另有棱恩殿、配殿五间,棱恩门三间。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其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修建夯土墓冢,封土前用砖墙挡住,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现在我们前往昭陵,可以看到已经修复好的棱恩殿、棱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神库等。另外在其左右配殿分别设有“明昭陵帝后史料陈列”和“明代皇族墓葬史料陈列”,介绍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妃嫔的相关事迹和明代亲王、妃嫔的墓葬规制。
详情》
十三陵总神道(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现除桥涵建筑已残坏外,其他墓仪设施保存较好。1989年至1995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神道先后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保护性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 神路是长陵的附属建筑,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始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起点是石牌坊,中经大红门,神功圣德碑,石象生,龙凤门,过五孔桥,七孔桥,直达长陵陵门之下,其它各陵的神道则从这条神道分出,因而又称总神道。神道是进入陵区的甬道,在明十三陵的南端。
详情》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公园
古建筑
江河湖泊
展馆
地质景观
生活休闲
博物馆
农家度假
玩乐
瀑布
寺庙
森林公园
峡谷
生态园
古镇
遗址
植物园
度假村
地质公园
城市观光
溶洞
主题乐园
儿童乐园
水上玩乐
游乐场
温泉
宗教
动物园
主题公园
农家乐
海滨海岛
庄园
漂流
森林
园林
演出
水上乐园
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