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翠拥,碧水环绕,银石铺地,飞瀑涧涌,悠闲恬静的山野气息,美丽神秘的世外桃源,欢迎来到——大连歇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连歇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即歇马山庄),又名银石滩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三A”旅游景区,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大连市十大绿色工程“示范基地”,坐落于辽东半岛南端,庄河之北25公里。
歇马山,是一处难得的、未被开发破坏的青山绿水。这里有秀美绝伦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丰饶独特的特产资源;这里有千年的人文历史积淀;这里有许多奇特的景观没有标签,许多传说没人整理,这里的一切都是原生态,神奇迷人。
歇马山属长白山系千山余脉的一部分,景区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银色巨石点缀其间,像是碧绿草毯上溅出的银色浪花,构成了一副动静相宜、浑然一体、风格独特的生动画卷。
银石滩,顾名思义,由遍布峰峦、形态各异的银石而得名。据考证,这里属古代泥石流地貌,距今五亿年前的巨大泥石流冲刷形成。园区沟谷幽深,重峦迭嶂,奇峰竟秀,怪石嶙峋。求子石、无字碑、千钧石、仙人石,处处活灵活现,令人称奇;大卧佛、祈福金猪、转运神龟、雄狮镇山等景观引人入胜,别有洞天。
景区山系由歇马山、锯齿牙、花房尖、固石砬、老雕窝等九处山峰构成,并有靴子沟、太阳沟、大弯沟、西岔沟等九条纵向幽深的沟谷,其中大弯沟最长,长约13公里。主峰歇马山海拔707.1米,山势巍峨,峭壁削立,层峦叠翠,气势磅礴。山上有大面积的花岗岩体裸露,与满山的树木辉映,彰显山体的魅力壮观,极具阳刚之美。
园区属英那河流域范围,水量丰沛。山间无数泉眼喷涌而出,大小瀑布遍布溪谷,峰回路转,水石声动,飞珠溅玉,景象秀美异常。规模较大的瀑布有6、7处,飞玉溪、花涧瀑、漱龙潭等景观都美轮美奂。飞瀑形成的深潭清澈见底,卧在宽大的石台上,拥水击浪,抚水而歌,山间叮咚的清泉随歌轻舞,洗去你的尘埃和烦恼,顿觉神清气爽。
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奇石、险峰、密林、清泉、飞瀑,加之幽深的花岗岩洞穴等罕见的地质现象,构成了园区100余处瑰丽独特的美景,在青山绿水间畅游赏景,仿若置身世外桃源,让人不觉为大自然的鬼斧奇工、造化神秀而赞叹和遐想!
公园原始森林面积达91.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7.2%,林幽谷深,人迹罕至,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大,细菌含量少,达到了国家一级大气质量标准,是绝佳的天然氧吧,被旅游专业人士誉为“辽南神农架”。
山间植被非常丰富,多达千余种,起源古老,是天然的植物基因库。有观赏价值极高的国家级保护植株天女木兰,也有盐肤木、灯台树、漆树、三亚钓樟等极其珍稀的草木。景区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杜鹃花群落,面积达几千亩,每年春季漫山盛开,是大连一景。这里的“杜鹃花节”作为大连市级旅游节庆活动,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摄影。
景区内水资源丰富,“九龙溪”终年流淌,水质优良。歇马山特有的原生态、纯天然富硒山泉水,从震旦系混合岩构造裂隙中渗流,经亿万年的地壳岩层循环、溶滤后自然涌出,每升水含硒量达0.0005-0.005mg。营养学家证明,其含硒量不多不少,最适宜人体摄取,是集天然富硒、天然弱碱性、小分子团水、低钠、高溶解氧、均衡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健康水的几大标准于一身的珍稀好水。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资源。景区有动物200余种,鱼类数十种,有金雕、大鸠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东北小鲵(娃娃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园区特产丰饶。有软枣猕猴桃、山樱桃等野果20余种,山麻楂、猴腿等野菜100余种,菌类40余种。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特产歇马杏,个大如桃,色泽金黄,口感极佳,维生素B17的含量居各类水果之首,只此一山,独一无二,堪称“杏中之王”。唐朝大将薛仁贵东征时曾在此歇马扎营,将士以歇马杏为食,体力大增,精神抖擞,战斗中英勇无比,大获全胜。该杏后经当地百姓多次嫁接培育,传承至今,成为名品。景区每年举办独具特色的“歇马杏节”(7月6日—7月16日),吸引众多美食爱好者蜂拥而至。
3神秘悠远的历史风情
歇马山历史久远而神奇。相传唐朝李世民为平定辽东一带占山为王的高句丽人,派遣白袍小将薛礼收复关东,在歇马山大战高句丽人"东王"和"西王",攻破石人阵后,大获全胜。薛礼为了庆祝胜利,翻身下马,垛足欢呼,霎时间山摇地颤,战马长嘶,于是便在歇马山留下了靴子印和马蹄印,由于数日征战,人困马乏,薛礼便命令建营扎寨,歇息休整,歇马山由此而生。至今靴子印、马蹄印、古城墙和歇马滩的印记犹存。
歇马山东坡趋缓,而西坡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就是兵家要地。据老人们讲,当年解放军举行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时,彭德怀、贺龙、聂荣臻等老帅曾慕名登上歇马山“观将台”,俯瞰地势,并作出在这里建设国防工事的决定。
这里能考究到的历史痕迹其实更加久远。有经考证为晋代建造的老古庙最后只留下了几座佛像和残砖断瓦,历史的尘埃不禁让人唏嘘;古老的石佛寺前,两株数百年树龄的歇马杏如今依然焕发勃勃生机,每年结下的果实都超过千斤。
歇马山半山腰的隐蔽处,有一座杂树掩映的山洞,当地人称其为“藏兵洞”。藏兵洞说宽不宽,说深不深,却是辽南先民的栖息之所。据说,大唐名将薛仁贵在此洞内设过伏兵;辽南枭首王宝绪和他的胡子兵,曾在这山洞左近藏身整整12年!
在歇马山国家森林公园,类似的景观能叫出名的共有30余个。有可以远眺黄海的"望海楼";有深不可测,相传可以直通冰峪沟的"狐仙洞";更有西防口、老古城、王母娘娘洗脚盆等独特景致,都深藏历史典故和民间轶事,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歇马山人热情好客,山脚下的歇马村居民80%是满族。细心的游客会发现那点点滴滴的不同风俗:村里的汉族人春节要供奉祖先,而满族群众的习俗是供奉恩人;用猪骨做成的骨噶,曾经是这里儿童最喜爱的玩具;就连濒临失传的满族皮影戏,在这里也还能找到影子。
灵秀的歇马山水孕育了脱俗的歇马文化。获得辽宁省第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中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的小说——《歇马山庄》,就是作家孙惠芬以这里的人、景、事为原型创作而出的。此外,歇马山还是省内著名的摄影采风、音乐创作、绘画写生及科普基地,有着十分深厚的人文艺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