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小陇山林海之中,因其形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其山体垂直高度为142米,而麦积山石窟群就开凿于距地面二三十米到七八十米的悬崖绝壁之上,窟龛之间层层相叠,密如蜂房。它自东晋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始凿,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12个朝代,1600多年的不断开凿和重修,至今共保存大小洞窟221个,造像7800余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馆藏文物及艺术品1000余件。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同属大型石窟群,被专家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评为5A级景区,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项目,麦积山石窟作为其中一处遗产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之所以闻名遐迩、弥足珍贵,主要体现在它所特有的几大特点:
1. 麦积山石窟保存至今的7800余身雕塑作品中,绝大部分是泥塑。这是因为麦积山的石质属于第三纪岩红色砂砾岩,岩石结构松散粗糙,不宜精雕细刻,所以石窟内造像也就因地制宜,采用泥塑。
2. 麦积山是一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密切结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殿堂。
3. 麦积山石窟泥塑作品具有强烈的文化延续性。
后秦典型的西域风格,北魏秀骨清像的中原风格,西魏脸颊略圆,北周的方中求圆,隋唐的丰满圆润,宋的写实求真以及明清的略显呆板等特点。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龛内壁画,全为明代重绘,色彩艳丽,形象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景区内自然风光极佳,你可以泛舟山间,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
风景区内山峦叠翠,群峰耸峙,风景特别优美,尤其是烟雨笼罩,横云飞渡之际,犹如进入海市蜃楼的幻景,形成美丽的“麦积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