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山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因少林寺而闻名天下。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嵩山属伏牛山系,主脉在登封境内,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嵩山中部以少林河为界,中为峻极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山体从东至西横卧,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嵩山共72峰,在72峰之外,山上还有谷、洞、潭、瀑等各类景致。夏季层峦叠嶂,满山俱是郁郁苍苍的林木;冬季雪后,漫山银装,景色佳绝。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
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嵩山名胜古迹遍布: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寺塔林——北魏嵩岳寺塔——汉三阙——汉封“将军柏”——告城元代观星台。除此之外,还有建于秦朝的中岳庙、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等古迹。嵩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人文景崇观星罗棋布,区内有嵩阳书院、法王寺、嵩岳寺塔、会善寺、福宫、崇唐观、无极洞等,自然奇景引人入胜,有嵩门待月、峻极远眺、浮戏叠翠、龙潭贯珠、启母化石、石笋闹林、仙人采药等。嵩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道、佛、儒三教荟萃,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更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中国五岳名山之一,嵩山风景优美,文化高度繁荣,道、佛、儒三教荟萃。
位于太室山东麓的黄盖峰下,始建于秦,原名“太室祠”。汉武帝时增修“太室祠”,北魏时改名为中岳庙。庙内有330株古柏、一百通石碑,及神鼎、铁人等众多文物。
少林寺塔林保存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个朝代的古塔241座和现代塔2座。
嵩山山脉山水相连,赋予嵩山灵动与神韵。山间涌泉,星罗棋布;溪水潺潺,汇积成潭;卢崖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