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石林所处的这座山叫做大周山,关于大周山名称的由来,有很多传说和故事。相传,东周列国,诸侯争霸,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就在秦王朝将要吞并六国的前夕,周王朝有一支脉为躲避战乱,辗转来到这里,见这里山势奇特、兰草丛生,且山下有大小两池碧水,如日月辉映天地,认定这是块让他们子孙能永远休养生息的宝地。从此便世代在此定居。
无独有偶,就在他们定居大周山下不久,另一支避乱的中原士族家庭,从“桃源洞”进入,在那儿定居,并将他们的居住地取名为樵贵谷。樵贵谷和桃源洞因与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记》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在后来的史书上多有记载。
沿着石阶上行,我们现在站立的这个地方称之为“天台”,俯看两池清水,古人称其为“日月池”。日池在上,月池在下。从天台上俯瞰日池,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让人恍惚来到了仙境瑶池,细细聆听,耳畔也似乎能听见仙乐飘飘,仿佛仙女们正羽衣霓裳、轻歌曼舞。从“阴阳五行学”理论来说,日为阳,月为阴,阴生水,所以“月池”又称“天井”,因而从不干涸。方圆百里,每逢久旱不雨,地方官员便会带领百姓来“月池”边焚香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