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洞景点面积为18公顷,属石灰岩地下厅式溶洞,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洞中路平水静,人行其中,似闲庭信步,抬头仰望,钟乳倒挂,鬼斧神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时而狭窄,时而开阔,既幽且深,既曲而折,深幻莫测,扑朔迷离。洞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金沙、龙盆、隔凡门、石燕、隐泉、乳泉等石景。
林屋洞位于西山镇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 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
林屋洞的特点是六多,一是石芽多 。石芽是洞底板上突起的基石,形成石林,自成一格,在全国溶洞中独树一帜。二是石堑多。石堑是溶洞底板上的沟槽。它的特点是深度大于宽度。石堑或直或曲,或长或短,深浅不一,变化多端。三是象形石多。在溶洞岩石底部有许多口子朝上敞开的窝穴,名叫坑臼。一个较大的坑臼连着一个较小的透洞,上部如灶台,下部是灶堂。道教把它神化了一番,叫它仙人灶。四是泉水多。林屋洞实际上是水洞,每日的出水量在300立方米左右,每天要排水,否则就无法进洞参观。紫隐泉水源充沛,终年不断。五是倒影多。水随洞流,洞因水活,碧水倒影映照其间,虚实相见,妙趣横生。六是桥梁多。洞内有平桥四座,汀步两处。